时间: 2025-05-03 10:15: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0:15:48
题萧令山则文编二首
(作者:刘克庄)
咄咄人皆怪老夫,奈何此客去难呼。
招温处士为罗否,待穆先生设醴无。
我有青刍堪秣马,君言白发久占乌。
人生蝉冕腰金印,未抵斑衣膝下娱。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无奈和对交友的渴望。诗人感慨道,众人都在指责我这位老者,然而为何这位客人却难以相呼。是否可以请温处士来做客呢?还是要等穆先生来设宴呢?我这里有青葱的草料可以喂马,而你却说我白发早已占有了乌鸦的位置。人生中即使拥有官位金印,也比不上穿着斑衣、在膝下陪伴的快乐。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石斋,晚号荆溪渔隐,南宋时期的诗人,著有《刘氏诗集》。他的诗风豪放,善于借景抒怀,常表达对时事的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刘克庄晚年,正值南宋国势衰弱、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对友人的想念和对人生的反思,表达了对个人境遇的无奈以及对真实友谊的渴望。
此诗通过对比个人的处境与他人的看法,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开篇即以“咄咄”一词引出众人的指责,显示出诗人与社会的隔阂。接下来,诗人提到“温处士”和“穆先生”,这两位历史人物都是当时文人中的楷模,诗人对他们的召唤隐含着对理想友谊的向往。
“我有青刍堪秣马”展示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关心,然而“君言白发久占乌”则表达了他对自己老态的自嘲。最后两句更是将人生的官位与真正的快乐进行了深刻的对比,表明即使有着高官厚禄,也比不上身边的简单陪伴来的真实和快乐。整首诗在感慨人生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友情的渴望,具有深刻的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高官与平民的对比,传达了对真实友情和简单生活的向往。它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感受,也引发了对人生意义的深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温处士”是谁?
诗人对自己白发的感慨表达了什么情感?
“人生蝉冕腰金印”中“蝉冕”比喻了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