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4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46:35
挽崔丞相三首
麻卷扬庭久,蒲轮就道迟。
虚传杨绾用,不奈蔡谟辞。
祝柱从渠诮,摧梁得许悲。
流传千载下,犹足励清规。
整首诗翻译:
长久以来,麻卷在庭前高高扬起,蒲轮在道路上行驶却显得缓慢。
虚假地传说杨绾的用心良苦,却无奈蔡谟的辞令是如此无情。
祝柱被人们嘲讽,摧毁的梁柱让人感到悲伤。
即使流传千载之后,依然能激励清白的规矩。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梦阮,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诗人和文人。他在诗词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独特。
创作背景:
此诗是为了悼念崔丞相而作,崔丞相乃是一位贤良的政治家,诗中流露出对其政治理想和高洁品格的追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政治的复杂与艰难。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清晰的意象展现了刘克庄对崔丞相的哀悼和对清白政治的向往。开篇以“麻卷扬庭久”引出时间的流逝,表现了历史的沉重和对崔丞相的怀念。接着提到“蒲轮就道迟”,暗喻政治的停滞与困难,显示出诗人对于时局的无奈。
诗中“虚传杨绾用,不奈蔡谟辞”则揭示了士人在政治斗争中的无力感,虽然希望有贤明的政策,但往往被无情的言辞所压制。在“祝柱从渠诮,摧梁得许悲”的描写中,诗人通过象征性的意象,表现出对崔丞相的悼念,以及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悲惨和无奈。
最后一句“流传千载下,犹足励清规”表达了对崔丞相高洁品格的赞扬,尽管已经过去千载,但他的清白与理想仍然激励着后人。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高洁的情操和对社会理想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崔丞相的追悼,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政治的失望和对清白理想的向往,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深邃的思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麻卷”象征什么?
诗人对崔丞相的态度是?
“蒲轮就道迟”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