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竹溪再和余亦再作

《竹溪再和余亦再作》

时间: 2025-04-27 14:36:27

诗句

薄雾乍舒乍卷,空花是假是真。

昔曾有刮膜者,世岂无明眼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6:27

原文展示:

薄雾乍舒乍卷,空花是假是真。昔曾有刮膜者,世岂无明眼人。

白话文翻译:

薄雾时而散开,时而又卷起,空中的花朵似乎是真的,也似乎是假的。曾经有位能辨真伪的人,难道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明白事理的人吗?

注释:

  • 薄雾:轻薄的雾气,形容景象朦胧。
  • 空花:指空中出现的花,可能是幻影,也可能是真花。
  • 刮膜者:指能辨别真假的人,形象地说是能揭去表象的人。
  • 明眼人:指有洞察力的人,能够看清事物本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1269),字景文,号静庵,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擅长于诗词创作,尤其以豪放激昂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于现实的思考和对人性洞察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薄雾和空花,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对现实与幻象之间关系的思考。开头的“薄雾乍舒乍卷”营造了一种变化无常的景象,暗示了人们对真相的困惑。接下来的“空花是假是真”则以简练的语言提出了一个哲学命题:在生活中,很多事物并非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真与假的界限常常模糊。最后两句提到“刮膜者”和“明眼人”,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表达了对识真知假的人的渴望与呼唤。

诗中展现的意象,不仅仅是自然景象的写照,更是作者内心感受和对社会的反思。刘克庄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让读者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也引发对真相的探寻。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薄雾乍舒乍卷:描写自然景象,薄雾时而散开,时而又卷起,表现一种动态感。
    • 空花是假是真:探讨事物的真伪,暗示在现实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
    • 昔曾有刮膜者:引入一个典型的角色,暗示有能力揭示真相的人。
    • 世岂无明眼人:反问,表达对世人是否具备洞察力的怀疑。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薄雾和空花比喻为生活中真与假的界限。
    • 对仗:如“乍舒乍卷”与“是假是真”,形成音韵的和谐。
  • 主题思想:全诗探讨了生活中的真伪、现实与幻象的关系,表达了对明眼人的渴望,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意象分析:

  • 薄雾:象征迷雾重重的现实,暗示人们对真相的模糊认知。
  • 空花:代表虚幻的事物,可能是希望或理想,也可能是幻灭的象征。
  • 明眼人:象征智慧与洞察力,表达了对真理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薄雾”象征什么? A. 现实的清晰
    B. 迷雾重重的现实
    C. 温暖的阳光

  2. “空花”在诗中表示什么? A. 真实的花
    B. 虚幻的事物
    C. 美好的回忆

  3. “刮膜者”指的是? A. 能辨别真假的人
    B. 喜欢刮膜的人
    C. 无法看清事物的人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将刘克庄的这首诗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前者关注现实与幻象的关系,后者则通过月夜景象表达孤独与思乡情。两者都通过自然意象传达情感,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词鉴赏辞典》
  • 《古诗文阅读与理解》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江红(寿吴漕·正月十五) 满江红 满江红 满江红(题冷泉亭) 满江红 满江红 满江红·正月十三日送文安国还朝 满江红·东武会流杯亭 满江红·刘朔斋赋菊和韵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匕字旁的字 一埚 入字旁的字 白手起家 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缉的词语有哪些 榜上无名 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幺字旁的字 鼻字旁的字 殚技 搓手顿足 糹字旁的字 扬扬自得 宸垣 拿粗挟细 应格 直而不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