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6: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6:27
薄雾乍舒乍卷,空花是假是真。昔曾有刮膜者,世岂无明眼人。
薄雾时而散开,时而又卷起,空中的花朵似乎是真的,也似乎是假的。曾经有位能辨真伪的人,难道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明白事理的人吗?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1269),字景文,号静庵,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擅长于诗词创作,尤其以豪放激昂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于现实的思考和对人性洞察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描绘薄雾和空花,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对现实与幻象之间关系的思考。开头的“薄雾乍舒乍卷”营造了一种变化无常的景象,暗示了人们对真相的困惑。接下来的“空花是假是真”则以简练的语言提出了一个哲学命题:在生活中,很多事物并非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真与假的界限常常模糊。最后两句提到“刮膜者”和“明眼人”,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表达了对识真知假的人的渴望与呼唤。
诗中展现的意象,不仅仅是自然景象的写照,更是作者内心感受和对社会的反思。刘克庄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让读者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也引发对真相的探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探讨了生活中的真伪、现实与幻象的关系,表达了对明眼人的渴望,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薄雾”象征什么?
A. 现实的清晰
B. 迷雾重重的现实
C. 温暖的阳光
“空花”在诗中表示什么?
A. 真实的花
B. 虚幻的事物
C. 美好的回忆
“刮膜者”指的是?
A. 能辨别真假的人
B. 喜欢刮膜的人
C. 无法看清事物的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将刘克庄的这首诗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前者关注现实与幻象的关系,后者则通过月夜景象表达孤独与思乡情。两者都通过自然意象传达情感,但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