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清平乐(嘉定壬申除夜)

《清平乐(嘉定壬申除夜)》

时间: 2025-04-26 06:33:04

诗句

一杯椒醑。

惜饮难成醉。

爆竹声中人未睡。

共道今宵守岁。

不如且就衾裯。

谁能细数更筹。

三百六旬过了,明朝却是年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3:04

原文展示:

清平乐(嘉定壬申除夜) 王炎 〔宋代〕 一杯椒醑。惜饮难成醉。爆竹声中人未睡。共道今宵守岁。不如且就衾裯。谁能细数更筹。三百六旬过了,明朝却是年头。

白话文翻译:

喝下一杯椒酒和醑酒,虽然想借酒消愁,却难以醉倒。在爆竹声中,人们还未入睡,大家都在谈论今晚守岁的习俗。与其这样,不如就裹着被子睡觉。谁能仔细数着更漏的次数呢?三百六十天已经过去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注释:

  • 椒醑:椒酒和醑酒,古代用以祭祀或庆祝的酒。
  • 守岁:中国传统习俗,指在除夕夜不睡觉,等待新年的到来。
  • 衾裯:被子和帐子,这里指睡觉。
  • 更筹:古代计时器具,用来计算夜晚的时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清新自然为主。这首诗创作于嘉定壬申年(公元1212年)的除夕夜,反映了当时人们守岁的习俗和诗人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除夕夜创作的,诗人通过描述守岁的场景和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过去一年的回顾和对新一年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除夕夜的守岁场景,通过“一杯椒醑”和“爆竹声中”等具体细节,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诗人的情感含蓄而深沉,通过“惜饮难成醉”和“不如且就衾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新年的淡淡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杯椒醑。”:诗人喝下一杯椒酒和醑酒,象征着节日的庆祝。
  • “惜饮难成醉。”:虽然想借酒消愁,却难以醉倒,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 “爆竹声中人未睡。”:在爆竹声中,人们还未入睡,描绘了守岁的热闹场景。
  • “共道今宵守岁。”:大家都在谈论今晚守岁的习俗,强调了节日的传统。
  • “不如且就衾裯。”:与其这样,不如就裹着被子睡觉,表达了诗人对守岁习俗的淡然态度。
  • “谁能细数更筹。”:谁能仔细数着更漏的次数呢?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三百六旬过了,明朝却是年头。”:三百六十天已经过去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总结了全诗的主题。

修辞手法:

  • 比喻:“一杯椒醑”比喻节日的庆祝。
  • 拟人:“爆竹声中人未睡”拟人化地描述了人们守岁的场景。
  • 对仗:“三百六旬过了,明朝却是年头”对仗工整,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新年的到来。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新年的淡淡期待。诗人通过守岁的场景和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过去一年的回顾和对新一年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椒醑:象征节日的庆祝。
  • 爆竹声:象征节日的喜庆和热闹。
  • 衾裯:象征休息和放松。
  • 更筹:象征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椒醑”是指什么? A. 椒酒和醑酒 B. 椒盐和醑油 C. 椒粉和醑粉 答案:A

  2.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新年的热烈期待 B. 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C. 对守岁习俗的热爱 答案:B

  3. 诗中的“守岁”是指什么? A. 守卫岁月的安全 B. 在除夕夜不睡觉,等待新年的到来 C. 守护岁月的记忆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元日》:描述了新年的喜庆场景,与本诗的守岁主题相近。
  • 苏轼的《守岁》:同样描述了守岁的习俗,但情感更为热烈。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元日》与本诗对比,前者更注重新年的喜庆,后者更注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苏轼的《守岁》与本诗对比,前者情感更为热烈,后者情感更为含蓄。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炎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节日文化》:详细介绍了古代的节日习俗,有助于理解诗中的节日背景。

相关查询

燕山亭·河汉风情 虞美人(中秋前两夜作) 长相思 清平乐 鹊桥仙(同舍郎载酒见过,醉后作) 朝中措 朝中措 朝中措(山父赏牡丹,酒半作) 朝中措(赵知合生日) 忆秦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跑肚拉稀 齒字旁的字 正大堂煌 包含塍的词语有哪些 楞伽僧 走马之任 七病八痛 大刀阔斧 礼失则昏 臣字旁的字 包含茫的词语有哪些 言字旁的字 叨长 音字旁的字 掰脸 醉涂司命 酉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