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中秋夜不见月二首

《中秋夜不见月二首》

时间: 2025-05-02 03:09:56

诗句

天上浮云不肯归,凭轩坐惜桂华西。

一年此夕无穷恨,只是城鸦得稳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9:56

原文展示:

中秋夜不见月二首 宋祁 〔宋代〕 天上浮云不肯归,凭轩坐惜桂华西。 一年此夕无穷恨,只是城鸦得稳栖。

白话文翻译:

天上的浮云不愿归去,我倚窗而坐,惋惜月华西沉。 一年中今夜有无尽的遗憾,只有城中的乌鸦能安稳栖息。

注释:

  • 浮云:比喻飘忽不定的事物或心情。
  • 凭轩:倚靠在窗前。
  • 桂华:指月光,因古代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月光为桂华。
  • 无穷恨:指深深的遗憾。
  • 城鸦:城中的乌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情感细腻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诗创作于中秋之夜,表达了诗人对月不见的遗憾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中秋之夜,诗人因云遮月而感到遗憾,借景抒发内心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中秋夜不见月为题材,表达了诗人深深的遗憾。首句“天上浮云不肯归”,用浮云比喻遮月的云层,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期待。次句“凭轩坐惜桂华西”,诗人倚窗而坐,惋惜月华西沉,情感细腻。后两句“一年此夕无穷恨,只是城鸦得稳栖”,诗人感叹一年中今夜有无尽的遗憾,而城中的乌鸦却能安稳栖息,对比之下更显诗人的孤寂和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天上浮云不肯归”,用浮云比喻遮月的云层,表达了诗人对月不见的遗憾。
  • 次句“凭轩坐惜桂华西”,诗人倚窗而坐,惋惜月华西沉,情感细腻。
  • 后两句“一年此夕无穷恨,只是城鸦得稳栖”,诗人感叹一年中今夜有无尽的遗憾,而城中的乌鸦却能安稳栖息,对比之下更显诗人的孤寂和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浮云比喻遮月的云层。
  • 拟人:浮云“不肯归”,赋予浮云人的情感。
  • 对比:诗人与城鸦的对比,凸显诗人的孤寂和无奈。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中秋夜不见月的遗憾和无奈,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浮云:比喻遮月的云层,象征着阻碍和不确定性。
  • 桂华:指月光,象征着美好和希望。
  • 城鸦:象征着平凡和安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桂华”指的是什么? A. 桂花 B. 月光 C. 桂树 D. 桂枝
  2. 诗中“浮云”比喻的是什么? A. 云层 B. 心情 C. 阻碍 D. 不确定性
  3. 诗中“城鸦”象征着什么? A. 平凡 B. 安稳 C. 孤独 D. 无奈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宋祁的这首诗都表达了中秋夜的情感,但苏轼的诗更加豪放,表达了对明月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宋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送尊禅者 次韵周子嘉咏雪 和子厚弟春日见寄三首 假山 和徐季功墨梅 其一 和僧广实三首 宿彰教寺 赠笔工柳之庠 点绛唇 其六 和张文伯 和张文伯黄悦之席上赋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生灵涂炭 抱结尾的成语 倾意 冗复 门庭若市 噼里啪啦 一酬一酢 畏之如虎 兔房 乞儿乘车 双人旁的字 尸字头的字 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八字旁的字 厄字旁的字 死重泰山 攴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