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结客篇

《结客篇》

时间: 2025-05-06 19:01:38

诗句

结客少年场。

报怨洛北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01:38

结客篇

原文展示:

结客少年场。报怨洛北芒。

白话文翻译:

在年轻人聚集的场所中结交朋友,因怨恨而提及位于洛北的芒草。


注释:

字词注释:

  • 结客:结交朋友、招待来客。
  • 少年场:年轻人聚集的地方。
  • 报怨:报复怨恨,指对某件事情心存不满。
  • 洛北:指洛水以北的地方。
  • :指芒草,常用作象征不幸或困扰的意象。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洛北"可能令人联想到古代的地理背景与历史事件。洛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河流,周边的事物常常蕴含着深刻的历史与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魏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是三国时期魏国的皇子,以其才华横溢和文学成就著称。曹植以其豪放的个性和丰富的感情表达,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代表作品有《洛神赋》等。

创作背景:

《结客篇》创作于曹植与其兄曹丕的权力斗争期间,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社会交往的反思。曹植常常感受到家庭内部的矛盾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诗歌鉴赏:

《结客篇》短小精悍,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诗中提到的“结客”不仅暗示了交友的愿望,也表现了年轻人渴望在社交场合中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然而,随之而来的“报怨”却透露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无奈。洛北的芒草作为意象,象征着困扰和不幸,表达了作者心中的孤独与怨恨。

诗的结构紧凑,每个字都经过精心挑选,富有韵律感。作者用“少年场”与“洛北芒”的对比,隐含了年轻人初入社会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表现出人们在追求友情和面对怨恨时的无奈与挣扎。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深沉而又复杂,既有对友谊的渴求,也有对生活的不满,折射出曹植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结客篇》不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更是一幅充满时代气息的人生画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结客少年场”:这一句描绘了一个年轻人聚集的社交场所,表达了作者对交友的渴望与年轻气盛的特质。
  • “报怨洛北芒”:通过提及“洛北的芒草”,突显出一种怨恨的情绪,暗示了现实的困扰与对不幸的反思。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中的“结客”和“报怨”形成了明显的对比,突显了社交与不满之间的矛盾。
  • 意象:芒草作为意象,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暗示了困扰、愤懑和不如意的生活境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交友与怨恨的对比,表达了年轻人在追求友谊时的无奈与对现实的反思,展示了人性的复杂与时代的悲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少年:象征青春、热情与理想。
  • :社交空间,象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 :象征困扰和不幸,传达出诗人内心的矛盾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结客篇》的作者是谁?

    • A. 曹操
    • B. 曹植
    • C. 曹丕
  2. 诗中提到的“洛北”是指哪里?

    • A. 洛水以南
    • B. 洛水以北
    • C. 洛水之上
  3. “结客”一词的含义是什么?

    • A. 结婚
    • B. 结交朋友
    • C. 结束交往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下独酌》——李白

诗词对比:

曹植与李白的诗歌风格有所不同,曹植的作品更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李白则偏向豪放与洒脱。然而,两者均在作品中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古代诗歌中普遍的情感主题。


参考资料:

  • 《魏晋南北朝诗歌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曹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中庸·道不远人五首 鼓瑟 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 论语 时习章 论语·慎终追远 咏史下·曹操七首 太极诗上范天碧侍郎 野步十首 咏史上·李斯三首 咏史上·张汤公孙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貝字旁的字 髭发 厚酒肥肉 日字旁的字 附膻逐秽 韭字旁的字 目字旁的字 忌讳之禁 弈棋 斗抟 滋议 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金马碧鸡 髟字旁的字 望秋先陨 迷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