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41: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41:11
临江仙 赠余浩
秋水芙蓉江上饮,怜渠无限风流。
红牙低按小梁州。
澹云拖急雨,依约见江楼。
最是采莲人似玉,相逢并著莲舟。
唱歌归去水悠悠。
清砧孤馆夜,明月太湖秋。
在秋水中,芙蓉花与江水相映,饮酒作乐,令人怜惜那无限的风流。
小梁州上,红牙轻轻碰击着乐器。
淡淡的云彩拖着急雨,隐约能见江边的楼阁。
最美的是那采莲的女子,宛如美玉,与我相逢在莲舟上。
她唱着歌儿,伴着悠悠的水流归去。
在孤寂的馆子里,清脆的砧声响起,明月照耀着太湖的秋夜。
史鉴,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思考。
这首诗写于秋天的江边,诗人通过描绘江水、芙蓉、采莲女子等元素,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慨。
《临江仙 赠余浩》是史鉴的一首佳作,充满了浓厚的秋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篇以“秋水芙蓉江上饮”引入,描绘了一幅秋水与芙蓉花相映成趣的画面,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美。接着,诗人通过“红牙低按小梁州”引入音乐的意境,似乎在为眼前的景色伴奏,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诗中“最是采莲人似玉”的句子则将美丽与生命的活力融入其中,采莲的女子被比作美玉,象征着纯洁与珍贵。她与水波相伴、唱歌归去,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最后两句“清砧孤馆夜,明月太湖秋”则带有一丝孤独与思索,暗示了人们在繁华过后所面临的寂寞。
全诗情感深邃,既有对美好自然的赞美,又夹杂着一丝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的追求。
诗歌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美景,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中的“红牙”指的是什么?
“最是采莲人似玉”中的“似玉”用于形容什么?
诗中提到的“清砧孤馆夜”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