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临江仙二首 其一 1948年岁暮初抵岭南

《临江仙二首 其一 1948年岁暮初抵岭南》

时间: 2025-05-03 23:10:37

诗句

十载归来仍故我,战墟满目尘埃。

可能劫外认馀灰。

堂深留梦永,寒重拨弦哀。

初日园林柳杏浅,有人曾共徘徊。

春风入鬓寸眉开。

而今成往事,呜咽逐秦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10:37

原文展示

《临江仙二首 其一 1948年岁暮初抵岭南》 作者: 李祁

十载归来仍故我,战墟满目尘埃。
可能劫外认馀灰。
堂深留梦永,寒重拨弦哀。
初日园林柳杏浅,有人曾共徘徊。
春风入鬓寸眉开。而今成往事,呜咽逐秦淮。

白话文翻译

我经过十年的漂泊归来,依旧是昔日的我,但眼前却是满目疮痍的战场。
或许我已经在灾难之外认不出这片土地的残余。
深宅大院里我仍旧沉浸在梦中,寒冷的弦音拨动着我的悲哀。
初升的阳光洒在园林,柳树和杏花刚刚发芽,曾经和你一起徘徊的身影仍然在我心中。
春风轻拂,唤醒了我眉头间的愁苦。而如今这一切都化作往事,我只能呜咽着追忆那条秦淮河。

注释

  • 十载:十年。
  • 归来:返回故乡。
  • 故我:指仍然是过去的自己。
  • 战墟:战争遗留下来的废墟。
  • 劫外:指灾难之外。
  • 余灰:残留的灰烬。
  • 堂深:深邃的庭院。
  • 拨弦:弹奏乐器,暗指哀伤的情感。
  • 初日:初升的太阳。
  • 园林:指花园。
  • 徘徊:踱步,形容徘徊不去的情思。
  • 春风:春天的风,象征温暖和希望。
  • 呜咽:低声哭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祁,近代诗人,生于动荡时代,经历了社会变迁和历史巨变,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交融,风格多样,既有传统的韵味,又不乏现代意识。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1948年,正值作者初抵岭南之际,经历了十年的战乱与流亡,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怀念与伤感,反映了时局动荡下人们对美好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通过对比和对仗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复杂情感。诗中“十载归来仍故我”一句,直白地表达了作者对归来的期待与现实的落差,展现了十年间的沧桑与变迁。接下来的“战墟满目尘埃”则将环境的惨淡与内心的失落结合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突显出战后重建的艰难。

“堂深留梦永”一句,表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留恋,深宅大院似乎是他梦中的安宁之所,而“寒重拨弦哀”则运用了音乐意象,暗示着内心的忧伤与孤独。即使在阳光明媚的春日,诗人依旧无法摆脱沉重的情感。

最后两句“而今成往事,呜咽逐秦淮”,不仅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也通过“秦淮”的典故,深化了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无限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情感与细腻的描绘,成为了对历史与个人经历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十载归来仍故我:表达诗人经历了十年历程,依然是原来的自己,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个人的坚持。
  2. 战墟满目尘埃:战后景象惨淡,显示出社会动荡带来的苦难。
  3. 可能劫外认馀灰:暗示对家乡的陌生与无奈,劫难之后的灰烬象征着人们的失去。
  4. 堂深留梦永:深邃的院落中,诗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留恋。
  5. 寒重拨弦哀:音乐带来的悲伤,反映出内心的压抑与孤独。
  6. 初日园林柳杏浅:春天的初阳照耀着新芽,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7. 有人曾共徘徊:思念与怀旧的情感在此处显露无遗。
  8. 春风入鬓寸眉开:春天的气息唤醒了诗人的感受,眉间的愁苦似乎被风轻拂。
  9. 而今成往事,呜咽逐秦淮:过往的一切如烟消散,只能默默追忆,秦淮河的意象更添了伤感。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战墟”与“余灰”比喻战争带来的创伤。
  • 对仗:如“初日园林柳杏浅”与“春风入鬓寸眉开”,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运用音乐、春天、柳杏等意象,表现情感的丰富性。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过去的回忆与现实的对比,表现了对家乡与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忧虑与不安。整首诗情感深沉,反映了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战墟:象征战争的残酷与破坏。
  • 余灰:代表失去与无法复返的往昔。
  • 园林:象征生活的美好与和谐。
  • 春风:寓意温暖与希望。
  • 秦淮:承载着文化与情感的历史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十载”代表什么?

    • A. 十年
    • B. 十个月
    • C. 十天
  2. “寒重拨弦哀”中“拨弦”指的是什么?

    • A. 弹奏乐器
    • B. 播种
    • C. 尝试
  3. 诗中提到的“秦淮”象征什么?

    • A. 美好生活
    • B. 战争
    • C. 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了战乱后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故国的忧虑与思念,具有相似的情感基调。
  • 辛弃疾《青玉案》:虽主题略有不同,但同样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望有深刻的表达,两首诗都展现了个人在历史变迁中的感受。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选》
  • 《李祁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溧水道中回寄子肃玉汝并属李晦庵八首 其三 送前始兴谢令二首 雪中读诚斋荆溪诸集成古诗二十韵奉寄并呈吴仲权 感归鸟 饭后独立寺门颇见摇落之境欲收以诗大费弹压 用一代不数人百年能几见为韵诗赋十章呈陈君 奉寄斯远兼属文鼎处州子永提属五首 其四 五月十七日谒伏波庙四首 为施衢州作超览堂诗三首 其一 和祖上人见贻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大字旁的字 风雨凄凄 包含担的成语 千里骏骨 了无遽容 食字旁的字 翘开头的成语 示字旁的字 齲字旁的字 珍偶 止字旁的字 钟盘烛龠 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逃突 翠围珠绕 嗣育 语简意赅 史班 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