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临江仙 其二

《临江仙 其二》

时间: 2025-08-10 10:25:57

诗句

雾裾瑶縠催琼驾,胜他玉骨珊珊。

清秋风露不知寒。

多情眉子月,歧路照长干。

七襄锦字成虚约,愁怀难托天孙。

凝情无绪对痴云。

凉柯如水,柔绿梦镫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0 10:25:57

原文展示:

临江仙 其二
作者: 赵尊岳

雾裾瑶縠催琼驾,胜他玉骨珊珊。
清秋风露不知寒。
多情眉子月,歧路照长干。
七襄锦字成虚约,愁怀难托天孙。
凝情无绪对痴云。
凉柯如水,柔绿梦镫昏。

白话文翻译:

雾气如裙,瑶台的帷幕缓缓升起,催促着仙女的驾到,
这景色胜过那玉骨轻盈的仙子。
在清秋的风露中,竟不知寒意已至。
多情的眉目如月亮,映照着那分岔的道路,
七襄的锦字虽成了虚幻的约定,
愁苦的心情难以寄托给天上的神仙。
凝视着无聊的云朵,情感也变得无绪。
凉爽的树影如水,柔和的梦境在昏黄的灯下渐渐散去。

注释:

  • 瑶裾:指瑶台的裙摆,形容仙女的轻盈美丽。
  • 琼驾:指仙女驾临。
  • 玉骨:形容人的清丽脱俗,常用以形容女子的美丽。
  • 眉子月:指眉目如月,形容女子的美貌。
  • 歧路:分岔的道路,暗示人生的选择与迷茫。
  • 七襄:指古代诗文中常用的意象,可能暗指诗词中的雅致文字。
  • 天孙:指天上的神仙,通常用来寄托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凉柯:形容树木的凉意,带出一种清幽的感觉。
  • 梦镫:即梦中的灯光,象征着梦幻与现实的交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尊岳(生卒年不详),字君逵,号梦阮,近代诗人。他生于清末,才华横溢,擅长词曲,作品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和时代特征。赵尊岳的诗风清新婉约,常借景抒情,表达对人世的感慨与思考。

创作背景:

《临江仙 其二》创作于一个特定的情感时刻,可能是对秋天的深刻感悟,也是对美好爱情的追忆。诗中充满对逝去岁月和美丽事物的怀念,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内心的情感波动。

诗歌鉴赏:

《临江仙 其二》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词作,诗人在这首词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开头以“雾裾瑶縠催琼驾”描绘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如梦似幻的氛围,吸引读者的注意力。随后“胜他玉骨珊珊”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仙女的美丽,展现了对美的向往。

诗中“清秋风露不知寒”则由自然景色引入情感,表现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思考,仿佛在言外之意中道出生活中的无常与变幻。接着的“多情眉子月,歧路照长干”更是将情感与景物相结合,展现出一种迷惘与思索,表达了对爱情复杂性的感受。

最后几句通过“愁怀难托天孙”和“凝情无绪对痴云”深化了诗歌的情感基调,表现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而“凉柯如水,柔绿梦镫昏”的意象则为整首词画上一个清凉而又梦幻的句号,使人沉浸在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思考中。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雾裾瑶縠催琼驾:描绘出仙女驾到的美丽场景,雾气如裙裾,瑶台的帷幕轻盈动人。
  2. 胜他玉骨珊珊:表达了对美的赞美,仙女的轻盈胜过其他女子。
  3. 清秋风露不知寒:秋天的风露清新,却让人不知寒意已至,反映了人对时间流逝的无感。
  4. 多情眉子月,歧路照长干:多情的美目如月亮,映照着人生的岔路,暗示选择的困难。
  5. 七襄锦字成虚约:美好的约定如同虚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失落。
  6. 愁怀难托天孙:愁苦的心情难以寄托在神仙之上,表现出孤独感。
  7. 凝情无绪对痴云:面对无聊的云朵,情感变得无处可寄托,深感无奈。
  8. 凉柯如水,柔绿梦镫昏:凉爽的树影如水,梦境在灯光下显得柔和,暗示着梦幻与现实的交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雾裾瑶縠”比喻仙女的轻盈,增强画面感。
  • 拟人:如“多情眉子月”将月亮赋予人情感,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整首词在句式上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探讨了时间流逝、爱情的无奈和人生的选择,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雾裾:象征神秘与梦幻,营造出一种浪漫的氛围。
  • 琼驾:象征着美好与高贵,反映了诗人对美的追求。
  • 清秋: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
  • 多情眉子月:象征着爱情与思念,传达情感的复杂。
  • 痴云:象征着无聊与迷茫,反映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雾裾瑶縠催琼驾”中的“琼驾”指的是什么? A. 仙女的驾临
    B. 一种美丽的衣服
    C. 秋天的风

  2. 诗中“清秋风露不知寒”反映了什么情感? A. 对秋天的喜爱
    B. 对时间流逝的无感
    C. 对寒冷的恐惧

  3. “愁怀难托天孙”中的“天孙”代表什么? A. 仙女
    B. 神仙
    C. 朋友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对过去爱情的怀念,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
  • 纳兰性德《木兰花令》:在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忆时,融入了更多的历史感和文化反思。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赵尊岳研究》

相关查询

寄友人 通济里居酬庐肇见寻不遇 中秋宿邓逸人居 云门寺 书事寄万年厉员外 春日雨后作 晏起 访曲江胡处士 对月寄同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兵器 刍荛之言 轶事遗闻 气竭声嘶 弋字旁的字 俏媚 乡乡而饱 屹然挺立 风字旁的字 不实之词 孔方兄 曰字旁的字 包含拷的词语有哪些 血字旁的字 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垂手可得 鼎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