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55: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55:22
临江仙二首·步东坡原韵,但反其意而用之,待寄呈子民兄,以博一笑 其二
作者:胡风
见色闻风真热闹,纷纷旧革新更。
轰轰鼓响又锣鸣。
童颜将鹤发,大发斗争声。
可叹此身虽我有,公营竟像私营。
无余有缺价难平。
囚薪元五十,还得自谋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热闹的场景,听到的风声和目睹的色彩都显得格外喧嚣,旧的事物与新的事物交替着。鼓声和锣声此起彼伏,令人兴奋。年轻的面容与白发交织在一起,斗争的声音此起彼伏。可惜的是,虽然我拥有这一切,但公共的事业却像私人所有一样。没有余裕,价格也难以平衡。我的薪水只有五十,还得自己去谋生。
胡风,现代著名诗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尤其是在经济和政治方面。
这首诗创作于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与无奈。诗中对公私营的对比,表达了对经济体制的不满,体现了对普通人生活困境的关注。
胡风的《临江仙二首·步东坡原韵,但反其意而用之,待寄呈子民兄,以博一笑 其二》是一首充满社会批判意识的诗作。全诗以热闹的场景开篇,似乎描绘了一幅繁荣的画面,然而在喧嚣的表象下,透出的是一种深深的无奈与失落。
诗中的“见色闻风真热闹,纷纷旧革新更”一开头就设下了对比的基调,表面上的热闹掩盖了内心的焦虑与困惑。随着“轰轰鼓响又锣鸣”,作者巧妙地通过声音的描述,增强了场景的喧嚣感,但随之而来的“童颜将鹤发,大发斗争声”则暗示了年轻与老年的对立,人生的困惑与斗争。
“可叹此身虽我有,公营竟像私营”是诗中最为尖锐的批判,揭示了公共事业的私有化倾向,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经济体制的深刻反思。最后两句“囚薪元五十,还得自谋生”更是将个人的困境和社会的无情展露无遗,令人感到无比沉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社会现实的复杂性与悲剧性。通过对比与反讽,胡风成功地传达了对当下社会的不满与呼唤,激发读者对现实的思考与反思。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社会现状的批判和对普通人生活困境的深刻反思。通过热闹的表象与无奈的现实之间的对比,揭示了社会的复杂性与不公。
胡风的《临江仙二首》主要反映了什么主题?
诗中“公营竟像私营”这句表达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囚薪元五十”指的是什么?
与《静夜思》对比,胡风的诗更注重社会现实的批判,而李白的诗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在风格和主题上各有特色,但都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