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0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0:15
临江仙 夏初
作者: 石任之
池影半城飞絮,雨声一柱焦桐。
东君座客又西东。
未尝新荔子,安问旧芙蓉。
春水春云过尽,榴花榴月应秾。
虹桥流去碧翁翁。
已而殊有限,身外正无穷。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的景象。诗中提到池水的倒影与飞舞的柳絮,伴随着桐树在雨中发出的声音。春天的东风再次吹拂,似乎是在邀请人们去游玩。诗人没有新的荔枝可吃,又何必追忆旧时的芙蓉呢?春水和春云已然消逝,石榴花和石榴月应该是盛开的。彩虹桥下,碧水悠悠流淌。最终,诗人感叹生命的有限与无穷,身外的事物虽多,却不及内心的丰富。
作者介绍:石任之,现代诗人,擅长古体诗与现代诗的结合。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夏初,正值季节更替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这首《临江仙 夏初》以清新的自然景色开篇,展现了初夏的生机与美丽。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富有变化的氛围,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诗人在描写池水、飞絮、雨声等意象时,运用了丰富的感官体验,使得画面生动而具象。
随着诗意的发展,诗人开始反思人生的有限与无穷,表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深刻理解。这种从景物到情感的转变,使得整首诗不仅仅停留在对自然的描绘上,更升华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通过对生活细节的观察,揭示了内心的丰富与外界的有限,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激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展示了自然的美与生命的哲理。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探讨了生命的有限与内心的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中提到的“东君”指的是哪个季节的象征?
诗中提到的“榴花”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石任之的《临江仙 夏初》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石任之更多地关注生命的哲学思考,而杜甫则着重反映了社会动荡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存在显著差异,石任之的诗歌更显轻盈与自由,杜甫的诗则充满忧伤与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