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22: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22:45
水龙吟·小窗香雾笼葱
作者:李曾伯 〔宋代〕
小窗香雾笼葱,砚寒金井频呵冻。
老坡仙去,新声犹寄,绿毛么凤。
瘦脸盈盈,不禁,雪浓霜重。
赖墨池佳致,草成玄白,聊以此当清供。
长记月明曾共。
拈虬髯几番孤耸。
春风一点,著公翠袖,撩人清梦。
逋尔何如,西湖惯见,影斜芗动。
要岁寒得友,岂容无竹,倩谁添种。
在小窗上,香雾弥漫,笼罩着葱郁的景色。寒冷的砚台和金井常常被冻得发出呵气声。老友已经去世,但新的声音仍然寄托着情思,像那绿毛的凤凰。她的瘦脸盈盈,忍不住感叹雪的浓重和霜的严寒。依靠墨池的美丽,草写成玄白的字,聊以此作为清供。长久以来我记得那月明之夜我们曾一起共度的时光。拈起虬髯,几次孤独的耸立。春风轻轻拂过,抚摸着公子的翠袖,撩动了我的美梦。你在何方?西湖的景色我早已习惯,影子斜斜地映在芗草上。想要在寒冬中结交朋友,岂能没有竹子,谁来为我添种?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曾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细腻的情感。李曾伯的诗风典雅,常借景抒情,寓意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一个寒冷的季节,表现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水龙吟·小窗香雾笼葱》通过细腻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在寒冷的冬季中对友人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悟。开篇以“香雾笼葱”描绘出一个充满香气和生命力的环境,给人以温暖的感觉,然而紧接着的“砚寒金井频呵冻”则揭示了冬天的寒冷,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到寒意的侵袭。
在诗中,诗人不仅描写了外部环境的变化,也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思念。通过“老坡仙去,新声犹寄”,诗人传达了对已故友人的追忆,以及新朋友所寄予的情感寄托。接下来的“瘦脸盈盈,不禁,雪浓霜重”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外貌的细腻观察和对自然景象的深刻感受。
最后,诗人对西湖的习惯和对竹子友谊的渴望,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重视。这种对比使整首词具有了深刻的情感层次和哲理思考,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老坡仙去”指的是什么?
A. 朋友去世
B. 老师离开
C. 山坡消失
D. 仙人飞升
“小窗香雾笼葱”中“香雾”象征什么?
A. 寒冷
B. 温暖与生命
C. 悲伤
D. 友谊
诗人想要在寒冬中结交什么样的朋友?
A. 幽默的朋友
B. 无竹的朋友
C. 有竹的朋友
D. 冷漠的朋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