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31: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31:00
登西楼题柱
作者: 李曾伯 〔宋代〕
分弓来戍岭南州,
勋镜尘生雪满头。
愿进愚言宜简易,
颇哀老子得遨游。
青山落处钟闻寺,
白鹭明边人倚楼。
衙散吏归冰样静,
一庭落叶和晴鸠。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西楼上所见的景象和内心的感慨。诗中提到他在岭南地区戍守,经历了许多风雨,如今已是满头白发,感叹岁月无情。希望能提出一些简易而明了的建议,并对老年人能够自由游玩的愿望感到惋惜。远方青山上有一座寺庙,耳边传来钟声,白鹭在楼边栖息。官员们回家后,四周静谧得像冰一样,庭院中落叶纷飞,伴随着晴鸠的鸣叫。
作者介绍:李曾伯(约1030-1100年),字光祖,号元之,宋代诗人。他的诗风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常用清新脱俗的意象来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李曾伯晚年,经历了戍守生涯,深感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他在西楼上写下此诗,既是对往事的回顾,也是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这首诗以西楼为视点,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诗中开头两句展示了诗人戍守的经历,通过“分弓”和“尘生雪满头”描绘了岁月的流逝与苦涩的感慨。接下来的“愿进愚言宜简易”则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思,希望简单明了的生活能带来内心的宁静。
诗中的意象丰富,如“青山”、“钟闻寺”、“白鹭”,都传达出一种静谧与和谐。最后两句“衙散吏归冰样静,一庭落叶和晴鸠”更是将宁静的氛围推向高潮,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此诗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也是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深刻感悟,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和对游历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对岁月的思考,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诗人李曾伯生活在哪个朝代?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分弓来戍岭南州”中的“戍”字指的是什么?
A. 旅行
B. 军事守卫
C. 教书
D. 归家
诗中提到的“青山落处钟闻寺”反映了什么样的心境?
A. 忧伤
B. 宁静
C. 热闹
D. 忧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