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43: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3:27
送赵鼎臣赴召 其二
师旅之馀旱继之,可为太息此何时。
江头人类鱼鳞集,局面忧深虎口危。
国事不应分尔汝,边防岂特固藩篱。
茂弘若问金陵事,说与江东米价知。
在这干旱的时节,部队的劳苦何时才能结束,令人感叹。江边的人们如同鱼鳞般聚集,局势严峻,宛如置身虎口之中。国家大事不应分你我,边防也不仅仅是固守的藩篱。如果茂弘你问起金陵的事情,就告诉他江东的米价如何。
作者介绍:
李曾伯,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以诗歌、散文见长,风格多变,既有抒情诗,也有政治时事诗。李曾伯的作品关注国家大事,常通过个人的情感表达对社会的关切。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战乱频仍、民生困苦的年代,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和百姓苦难的深切关怀。赵鼎臣被召回朝,诗人借此机会抒发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朋友的关心。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忧虑以及对朋友赵鼎臣的关心。开篇“师旅之馀旱继之”,用干旱和军旅的双重意象,传达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不安。接下来的“江头人类鱼鳞集”,形象地描绘了江边人群的聚集,暗示了在社会动荡中人们的无助和不安。诗中反复强调国家大事不应“分尔汝”,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统一和人民团结的期待。最后一句“说与江东米价知”,则是将个人关怀与国家经济命运结合,显示出诗人对民生问题的关注。
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既有对朋友的关切,也深切反映了国家前途的忧虑,展示了宋代知识分子对于国家和民生的责任感和担当。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国家安危和民生困境展开,诗人通过对朋友的叮咛与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展现了士人的责任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师旅之馀旱继之”中的“师旅”指什么?
A. 农田
B. 军队
C. 渔民
“局面忧深虎口危”中的“虎口”用来形容什么?
A. 安全的地方
B. 危险的境地
C. 美好的未来
诗歌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什么情感?
A. 幸福
B. 忧虑
C. 疏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