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4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41:05
便年年仙源依旧,天涯老尽崔护。
乱红一晌风前嫁,憔悴花枝无主。
难遣处,那树上流莺分付他何去。
痴情漫诉。但嫩绿阴中,雨丝缭绕,流水学人语。
还记得,香雪盈盈载路。
绯霞天外齐吐。
伤春只有花同我,怅说斜阳迟暮。
嗟我误,悔不动啼鹃再四留春住。
知花怨否。
想魂化扬烟,和愁和烟,泥我画船渡。
每年仙境依然如故,天涯海角已老去崔护。
满地乱红在风中交融,憔悴的花枝无人照料。
难以忘却,那树上的黄莺向他诉说何去何从。
痴情无果,只是在嫩绿的阴影中,雨丝缭绕,流水仿佛在向人倾诉。
还记得,满路的香雪盈盈而来。
绯红的霞光在天边齐齐吐出。
伤春之时唯有花伴我,怅然自言斜阳已迟暮。
我叹息,悔恨未能让啼叫的杜鹃再留住春天。
不知花儿是否有怨言,想象着我的灵魂化作轻烟,伴随愁绪游荡,乘着画船渡过水面。
作者介绍:李慈铭(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字惟中,号云峰,江苏人。其诗风清新,常表达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诗人对人生与自然的感慨之时,反映了他对流逝时光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这首《摸鱼儿十首 其十》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眷恋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开头描述了仙源的永恒与个人的衰老,形成鲜明对比,引人深思。接着,诗人通过“乱红”“流莺”等意象,描绘出春天的美丽景象,但同时又流露出一种无奈,花枝憔悴,无人照料,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孤独。
“那树上流莺分付他何去”一句,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过往的追忆。诗人以“痴情漫诉”来表现自己对春天的眷恋,然而伴随而来的却是“雨丝缭绕,流水学人语”,似乎在感叹人间的无常和难以捉摸的情感。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逝去春天的悔恨,特别是“悔不动啼鹃再四留春住”,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遗憾与无奈。整个诗歌通过清新的自然描绘与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与自然的思考,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春天的描绘,映射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情感真挚,意象丰富。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李慈铭
D. 白居易
“流莺”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友谊
B. 春天
C. 生命
D. 孤独
诗中“悔不动啼鹃再四留春住”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逝去时光的遗憾
C. 对爱情的追求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李慈铭的《摸鱼儿十首 其十》更注重对自然的细腻描写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两者在情感基调与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