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2:30: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2:30:14
原文展示:
西江月(十之二) 作者:夏元鼎 〔宋代〕
面目本来是道,阴阳造化成丹。 骑牛寻犊不知原。真是三家村汉。 古圣立言设象,后人得象忘言。 且如乾画必三川。舍此如何烹炼。
白话文翻译:
外表和本质都是道,阴阳变化炼成丹。 骑着牛寻找丢失的牛犊却不知其根源。真是个乡下人。 古代圣人设立言辞和象征,后人只得到了象征却忘记了言辞。 就像乾卦的画法必定是三道横线。舍弃这些如何炼丹呢?
注释:
诗词背景: 夏元鼎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涉及道家思想和修炼之道。这首诗通过比喻和象征,探讨了道家修炼的本质和方法,强调了理解和实践的重要性。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比喻,传达了道家修炼的核心思想。首句“面目本来是道”直接点明了修炼的本质,即外表和内在都是道的体现。接下来的“阴阳造化成丹”进一步解释了修炼的过程,即通过阴阳的调和来炼成丹药。诗中的“骑牛寻犊不知原”和“真是三家村汉”讽刺了那些只知表面而不知根本的人。最后两句“古圣立言设象,后人得象忘言”和“且如乾画必三川。舍此如何烹炼”强调了理解和实践的重要性,指出只有深入理解古圣的言辞和象征,才能真正掌握修炼的方法。
诗词解析: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中的“骑牛寻犊”比喻什么? A. 做事得要领 B. 做事不得要领 C. 修炼的方法 答案:B
诗中的“乾画必三川”指的是什么? A. 乾卦的卦象 B. 修炼的方法 C. 古圣的言辞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