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53: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53:09
吴兵夜入郢,小弟骄父兄。
弯弓射天日,辇土筑长城。
长城筑未竟,客主老蛮荆。
吴国的士兵夜间攻入郢城,年幼的弟弟对父兄非常骄傲。
拉开弓箭射向天空,辇土筑起长城。
长城尚未筑成,客人和主人都已衰老,蛮族也在荆州。
杨维桢(1296年-1370年),元代诗人,字廷秀,号云江,生于今浙江省。他的诗歌以清新、幽婉著称,常表现对时局的忧虑与对故国的思念。其作品常融合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
《吴城怨》创作于元代,正值南北朝之际,民族矛盾和战乱频繁,诗人通过描绘战争带来的悲惨场景,表达对故国的眷恋和对战乱的愤懑。
《吴城怨》是杨维桢在战乱时代所作的一首诗,整体上表达了对国家沦陷和亲情的忧虑。开篇即以吴兵夜入郢城的画面引入,营造出紧张而悲凉的氛围,读者仿佛能感受到侵略者的步伐与心中的不安。接着提到“小弟骄父兄”,不仅表现出家族的骄傲,也反映出在战争中人们对亲情的渴望与依赖。接下来的“弯弓射天日”则展现出士兵的勇气和豪情,传递出一种对抗侵略的决心。
然而,长城尚未筑成的描写带来了深深的无奈和失落,暗示着抵抗的力量尚未形成,国家的未来依然渺茫。“客主老蛮荆”一句则通过对比,揭示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客人和主人都已衰老,暗示着生存和尊严的丧失。整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描绘,表达了对故国的痛苦和对家族的牵挂,情感深刻而真挚,充满了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以及对故国的忧虑,情感基调中夹杂着对和平的渴望和对亲情的眷恋。
吴兵夜入郢,反映了哪个国家的侵略?
“弯弓射天日”中的“天日”意指什么?
诗中的“长城”象征着什么?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吴城怨》的艺术魅力和历史背景,同时增强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