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雪后六言二首 其一

《雪后六言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4-30 05:16:29

诗句

雨声和深巷屐,风力到短檠灯。

可惜滴残檐雪,从教漂尽河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6:29

原文展示:

雪后六言二首 其一

雨声和深巷屐,风力到短檠灯。
可惜滴残檐雪,从教漂尽河冰。

白话文翻译:

雨声在深巷中与木屐相伴,风力吹动着短檐的灯笼。
可惜残留在屋檐上的雪,已经随着河流的冰融化而消失。

注释:

  • :木屐,一种传统的履物,常用于行走。
  • 檠灯:檠是短的屋檐,檠灯即悬挂在短檐下的灯笼。
  • 滴残檐雪:指屋檐上残余的雪。
  • 漂尽:漂流、消失的意思。
  • 河冰:河面上结的冰。

典故解析:

  •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描述的意境与古代诗歌常用的冬雪、春雨等自然景象相呼应,反映了季节变迁的无奈与美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君平,号少蕴,江苏苏州人,宋代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雪后,正值冬末春初之际,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交替。诗中体现了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和对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雪后六言二首 其一》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雪后景象中的雨声和风的动感。开头的“雨声和深巷屐”极具画面感,雨声在空中回荡,伴随着深巷中行人走动的木屐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动人的氛围。接着,诗人描绘了风力吹动灯笼的景象,短檐的灯笼摇曳在风中,增添了诗的动感与灵动。

然而,诗的最后两句却透出一丝淡淡的惆怅。“可惜滴残檐雪”,残雪的滴落与消逝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从而引发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感慨。残留的雪和消融的河冰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写,也隐喻着生命中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整首诗通过描写雪后景象,传达了诗人对冬春交替时节的细腻感受,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哲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雨声和深巷屐”:描绘深巷中的雨声与行人木屐声相融合,传达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风力到短檠灯”:描写风的力量,使得悬挂的灯笼摇动,展现出自然的气息。
    • “可惜滴残檐雪”:表达对残留于屋檐的雪的惋惜,暗含时间流逝之感。
    • “从教漂尽河冰”:残雪随着河冰的消融而消逝,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无常。
  • 修辞手法

    • 诗中运用了对仗手法(如“雨声”和“风力”),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通过拟人手法,使自然景象更具生动性,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 主题思想

    •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揭示了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的无常。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雨声:象征着生命的细腻与情感的流动。
    • 深巷:代表着宁静、隐秘的空间,给人以思考的余地。
    • 残檐雪:象征着过往的美好事物,寓意着时间的流逝。
    • 河冰:象征着冬天的结束与春天的来临,体现了季节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屐”是什么?

    • A. 一种传统的履物
    • B. 一种植物
    • C. 一种乐器
  2. 诗中提到的“短檠灯”指的是什么?

    • A. 长灯笼
    • B. 短屋檐下的灯笼
    • C. 没有灯的地方
  3. 诗人对残雪的态度是?

    • A. 高兴
    • B. 惋惜
    • C. 无所谓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表达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人生感悟。

诗词对比

  • 范成大的《雪后六言二首》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都有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但范成大的侧重于冬春交替的惆怅,而陆游则强调秋夜的清冷与思乡之情,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回至松江 怀朱晦庵先生 寒食节有感 乳燕飞(汪子感秋,采楚词,赋此) 念奴娇(寄孟使君) 水调歌头(客有言存心者,未得其序,因赋) 乳燕飞 江神子(再赠) 蓦山溪 汉宫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力钧势敌 飞字旁的字 柔毅 豚儿 提手旁的字 皿字底的字 马条条 宝盖头的字 欲言又止 包含矫的成语 掇而不跂 帝制自为 金棺 马字旁的字 疾恶若雠 留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