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54: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54:07
采桑子
作者: 黄侃 〔近代〕
新词写遍蚕绵纸,寄向谁边。
私恨绵绵。
人与秋虫共不眠。
幽兰泣露香犹在,抛却凉天。
消息谁传。
灯黯罗屏一惘然。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情感的无奈与思念。诗人用新写的词寄托情感,却不知道应该寄给谁。内心的私恨越来越深,无法入眠,与秋虫共度漫长的夜晚。幽兰的香气依旧在,露水悄然滑落,抛开了凉爽的天气,思念的消息无人传递。灯光暗淡,罗屏前感到一阵惘然。
这首词并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意象的运用,如“幽兰”、“秋虫”,展现了传统文化中对自然与情感的细腻观察,这些意象在古诗词中常被用来表达思念和孤寂的情感。
作者介绍:黄侃(1885-1935),近现代著名诗人、学者,致力于古典诗词的研究与创作。他的诗风多以细腻见长,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黄侃对生活与情感的深刻思考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背景下个人情感的孤独与无奈。
《采桑子》以细腻的情感与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词人对爱情与思念的复杂情感。整首词语言精炼,意象丰富,巧妙地运用自然景物来映衬内心的情感。首句“新词写遍蚕绵纸,寄向谁边”,表现了词人对情感的寄托与无奈,反映出在感情世界里的孤独。接下来的“私恨绵绵”,则直接点出内心的纠结与不满,仿佛在无奈中激起更深的思索。
“人与秋虫共不眠”,将思念的孤独延伸到了自然界,营造了凄清的氛围。而“幽兰泣露香犹在”则通过幽兰的香气,传达出思念的甜美与苦涩,象征着过往的美好与现今的失落。
最后,词人用“灯黯罗屏一惘然”收尾,暗示了孤独与迷茫,令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整首词在感情的深度上,展现了黄侃对人类情感的独特观察与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围绕思念、孤独与无奈展开,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
诗词测试:
“新词写遍蚕绵纸,寄向谁边”中“蚕绵纸”象征什么?
A. 努力
B. 细腻与柔软
C. 忘却
“人与秋虫共不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无奈
C. 安静
诗中“幽兰泣露香犹在”所传递的情感是?
A. 痛苦
B. 甜美与苦涩
C. 忘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