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呈李赣州四首

《呈李赣州四首》

时间: 2025-04-27 18:20:24

诗句

安否每难问,姓名今得通。

久忧埋积雪,大喜得春风。

与世故多识,如公能几同。

既欣还有感,愁对海棠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20:24

原文展示:

呈李赣州四首 赵蕃 〔宋代〕

安否每难问,姓名今得通。 久忧埋积雪,大喜得春风。 与世故多识,如公能几同。 既欣还有感,愁对海棠丛。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每次问候您的安好都难以开口,现在终于能够得知您的姓名。长时间的忧虑如同被积雪掩埋,突然间得到了春风般的喜悦。在世间经历了许多事情,像您这样博学多识的人能有几个呢?既感到高兴又有些感慨,面对着海棠花丛感到忧愁。

注释:

字词注释:

  • 安否:问候语,询问对方是否安好。
  • 得通:得以知晓。
  • 积雪:比喻长时间的忧虑或困难。
  • 春风:比喻喜悦或希望。
  • 世故:指世间的事情和经历。
  • 多识:博学多识。
  • 海棠丛:指海棠花丛,这里可能象征着某种情感或心境。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显使用典故,但“积雪”与“春风”的比喻可能隐含了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人生境遇的联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他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与当时的大诗人陆游、杨万里等齐名。赵蕃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写给李赣州的四首诗之一,表达了对李赣州的敬仰和对其安好的关切。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比喻,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李赣州的深厚情感。首句“安否每难问”透露出作者对李赣州的关切之情,而“姓名今得通”则表达了作者得知对方消息后的喜悦。中间两句通过对“积雪”和“春风”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内心的忧虑和突然的喜悦。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李赣州的敬佩和面对美好事物时的复杂情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赵蕃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安否每难问”:表达了作者对李赣州的关切,每次问候都难以开口。
  2. “姓名今得通”:表达了作者得知李赣州消息后的喜悦。
  3. “久忧埋积雪”:用“积雪”比喻长时间的忧虑。
  4. “大喜得春风”:用“春风”比喻突然的喜悦。
  5. “与世故多识”:表达了作者对李赣州的敬佩,认为他博学多识。
  6. “如公能几同”:表达了作者对李赣州的敬仰,认为像他这样的人不多。
  7. “既欣还有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喜悦也有感慨。
  8. “愁对海棠丛”:用“海棠丛”象征美好事物,表达了作者面对美好事物时的忧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积雪”比喻忧虑,“春风”比喻喜悦。
  • 对仗:如“久忧埋积雪,大喜得春风”中的对仗。

主题思想:

  •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李赣州的深厚情感,以及面对人生境遇时的复杂心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积雪:比喻长时间的忧虑。
  • 春风:比喻喜悦或希望。
  • 海棠丛:可能象征着美好事物或某种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积雪”比喻的是什么? A. 喜悦 B. 忧虑 C. 希望 D. 美好
  2. 诗中“春风”比喻的是什么? A. 忧虑 B. 喜悦 C. 困难 D. 美好
  3. 诗中“海棠丛”可能象征什么? A. 忧虑 B. 喜悦 C. 美好事物 D. 困难

答案: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杨万里的《小池》: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诗词对比:

  • 赵蕃的这首诗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都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赵蕃的诗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赵蕃诗集》:收录了赵蕃的全部诗作,是研究赵蕃诗歌的重要资料。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朝 岳阳楼 无题四首 韩碑 西溪 小园独酌 赠白道者(一作咏史第二首) 龙池 为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秃宝盖的字 散流 首屈一指 包含袒的成语 甘言厚币 包含颖的词语有哪些 公正廉明 包含婉的词语有哪些 报价 毛字旁的字 冰消雪释 蛇腹纹 克字旁的字 一生一代 竹字头的字 消毒 轩然大波 反文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