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4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48:23
三代门。太公
作者: 周昙 〔唐代〕
昌猎关西纣猎东,
纣怜崇虎弃非熊。
危邦自谓多麟凤,
肯把王纲取钓翁。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的猎人和统治者之间的关系。西方的昌猎与东方的纣王一起狩猎,纣王对崇高的老虎情有独钟,却舍弃了其他的熊。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自以为拥有许多麟凤(象征贤良之士),却不愿意像钓翁那样去取王纲(治理之道)。
作者介绍:周昙,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以政治、历史为题材,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本诗可能是受当时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的影响,反映了对统治者的批判以及对贤士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一个对比鲜明的社会图景。诗中通过昌猎与纣猎的对比,揭示了两位统治者对待臣子的不同态度。昌王的猎人形象象征着对国家的责任感,而纣王则是懦弱与偏执的代表,对老虎的偏爱反映出他对权力的追求,却忽视了其他的重要性。诗的末尾提到“危邦自谓多麟凤”,表现了对国家现状的无奈与悲哀,尽管有贤士,却无人真正愿意承担治国的责任。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和象征性意象,传达出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望,显示出深厚的历史感与责任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政治现状的反思,强调了治理国家需要贤者的责任与担当,警示统治者应该重视人才,而非盲目追求权力。
诗词测试:
选择题:昌王和纣王分别代表什么样的统治者?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麟凤”象征着贤良之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