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7:08: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08:27
春秋战国门。豫让
门客家臣义莫俦,
漆身吞炭不能休。
中行智伯思何异,
国士终期国士酬。
门下的家臣义气无双,
即使涂身炭黑也不愿停歇。
中行家族的智伯思虑又有什么不同,
国士最终期待国士的回报。
“豫让”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忠臣,他的事迹常被后人传颂。诗中提到的“中行智伯”指的是中行家族的智伯,与豫让所代表的忠义精神形成鲜明对比。诗中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和对忠臣的重视。
周昙,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诗歌而闻名。周昙的诗风清新,常常融入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感,具有较强的哲理性。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时值国家动荡,忠义思想深入人心。诗歌通过对豫让的赞美,反映了作者对忠臣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
这首诗以豫让为核心,展现了忠臣的义气与坚韧。诗的开头提到“门客家臣”,显示出豫让的高尚品质和忠诚。通过“漆身吞炭”的意象,作者形象地描绘了豫让为国捐躯、不求回报的精神,这种牺牲精神在春秋战国时期尤为珍贵。
而后半部分提到的“中行智伯”,则暗示了政治斗争中的复杂性与权谋。这一转折使得诗歌不仅仅停留在对忠臣的赞美上,还引发了对权力游戏的深刻思考。诗中“国士终期国士酬”的句子,强调了忠义与回报之间的关系,令人思考忠臣在世俗权力面前的无奈与挣扎。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对照,体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与反思,表达了对忠诚与理想的向往,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整首诗歌集中表达了对忠臣豫让的崇敬与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批判,强调了忠诚、义气与回报之间的复杂关系,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国士”指的是谁?
A. 普通人
B. 优秀人才
C. 叛徒
D. 士兵
“漆身吞炭”形容的是哪种精神?
A. 自私
B. 忍耐和奉献
C. 无所谓
D. 懒惰
诗中提到的“中行智伯”象征什么?
A. 忠臣
B. 权谋与复杂性
C. 失败者
D. 叛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