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1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18:15
杜鹃千里啼春晚,故国春心折。海门空阔月皑皑,依旧素车白马夜潮来。山川城郭都非故,恩怨须臾误。人间孤愤最难平,消得几回潮落又潮生。
杜鹃在千里之外啼叫,春天已晚,我对故国的思念之情愈发沉重。海面宽广,月光照耀得银白皑皑,依旧是那辆白马素车,在夜潮中归来。山川与城郭都不是故乡,恩怨在瞬间便已错过。人间的孤独与愤懑最难以平息,潮水涨落间,我又要经历多少次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杜鹃”在古代文人笔下常常与离别、思乡情绪相连。杜鹃啼血的意象源于古代诗词,常常用来表达对故国的思念和对离别的伤感。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近代著名的文人、哲学家和诗人。他的诗歌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擅长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情感。
《虞美人·杜鹃千里啼春晚》创作于国家动荡、社会变革的时期,王国维在此时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与无奈,反映了个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感受。
这首诗通过杜鹃的啼叫引入了对故国的思念,表现出一种深切的孤独感。开头的“杜鹃千里啼春晚”即以鸟鸣展现出春天的凋零,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离愁。接着,诗人描绘了一个月光皎洁、海面空阔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清冷寂寥的氛围。诗中“素车白马”又将孤独感加深,白马素车象征着无助与清白,暗示着诗人在故国情怀与现实之间的挣扎。
后面的“山川城郭都非故,恩怨须臾误”显示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失望:即使身处美丽的山川与城郭,内心的孤寂与愤懑却始终难以平息。最后一句“消得几回潮落又潮生”则体现了生命的循环与无常,尽管潮起潮落,诗人仍然感到无尽的孤独与愤懑。
整首诗呈现出一种深刻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反映了王国维对个人命运与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杜鹃千里啼春晚:
故国春心折:
海门空阔月皑皑:
依旧素车白马夜潮来:
山川城郭都非故:
恩怨须臾误:
人间孤愤最难平:
消得几回潮落又潮生: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以及在历史变迁中对孤独与愤懑的深刻感受,体现了王国维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杜鹃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素车白马”最能代表什么?
全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