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1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14:19
殁世议方存,升平道几论。
诗情光日月,笔力动乾坤。
乱首光雄算,朝纲在典坟。
明时封禅绩,山下见丘门。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和政治的深刻思考。即使在去世后,讨论和评价仍然存在。在太平盛世,政治的道理又能讨论多少呢?诗的情感如同阳光和月亮般明亮,文字的力量能够震动天地。即使在乱世,仍有英雄之计,朝政的纲纪仍存于古典文献之中。明朗的时代,封禅的伟业,山下的丘门依然可见。
《读始兴公传》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政治意味的诗作。张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引发了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思考。诗中提到“升平道几论”,暗示在太平时代,政治的探讨或许显得肤浅,然而诗人的情感却如同“光日月”,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诗的后半部分提及“乱首光雄算”,则反映出对英雄人物和政治形势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历史的敬仰,也有对当下的忧虑与反思。整首诗用典雅的语言,结合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独到见解,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思历史及其对现实的启示。诗人通过对先哲的追忆,表达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对当下局势的关切,展现出历史的教训与未来的希望。
诗中提到的“升平道几论”意指什么?
A. 太平盛世的政治讨论很重要
B. 太平盛世的政治讨论显得肤浅
C. 太平盛世的政治讨论需要加强
D. 太平盛世的政治讨论是必要的
“笔力动乾坤”中的“笔力”指的是什么?
A. 书法的力量
B. 写作的力量
C. 诗人的才华
D. 书籍的数量
诗中提到的“丘门”代表什么?
A. 现代建筑
B. 古代祭祀场所
C. 城市的大门
D. 宗教礼仪
张祜的《读始兴公传》与杜甫的《春望》都反映了对社会政治的关注,但张祜更侧重于历史人物的评价,而杜甫则强调当前的忧国忧民情怀。两者在艺术风格上也各有千秋,张祜清新自然,而杜甫则多了一份沉重与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