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6: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6:13
原文展示:
我非太上忘情者,天赐奇缘忍能谢。思量无福消此缘,片言乞与卿怜借。
白话文翻译:
我不是那种超脱情感的人,上天赐予的奇妙缘分怎能轻易谢绝。我思量着自己没有福分去享受这份缘分,只能用简短的话语向你乞求怜悯和帮助。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晚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梁启超的诗歌创作多反映其政治理想和社会思考,风格多变,既有激昂的政治抒情,也有细腻的个人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 这首诗《纪事二十四首》之一,是梁启超在特定历史时期,面对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冲突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他对一段特殊缘分的珍视与无奈,以及对对方怜悯和帮助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而深情,表达了诗人对一段奇妙缘分的珍视与无奈。首句“我非太上忘情者”直接表明诗人并非超脱情感之人,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接着“天赐奇缘忍能谢”进一步强调这份缘分的珍贵,以及诗人对它的不舍。后两句“思量无福消此缘,片言乞与卿怜借”则透露出诗人的无奈与渴望,他自认为没有福分去享受这份缘分,只能用简短的话语向对方乞求怜悯和帮助。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诗人对情感的执着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一段特殊缘分的珍视与无奈,以及对对方怜悯和帮助的渴望。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冲突,以及对美好情感的执着追求。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太上忘情者”指的是什么? A. 超脱世俗情感的人 B. 忘记过去的人 C. 无情的人 D. 多情的人
诗中的“天赐奇缘”指的是什么? A. 普通的缘分 B. 珍贵的缘分 C. 不幸的缘分 D. 虚假的缘分
诗中的“片言乞与卿怜借”表达了什么? A. 诗人的自负 B. 诗人的无奈 C. 诗人的自信 D. 诗人的冷漠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