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5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58:23
原文展示:
惺惺含意惜惺惺,岂必圆时始有情。最是多欢复多恼,初相见即话来生。
白话文翻译:
我们彼此心意相通,珍惜这份相知,难道非要等到圆满之时才有情感吗?最让人感到的是既有欢乐也有烦恼,初次相见便谈及来生。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晚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末民初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他是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深度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到新社会的转变。他的诗歌多表达对时局的关注和对未来的憧憬。
创作背景: 这首诗《纪事二十四首》之一,反映了梁启超对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和对未来的积极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而深刻,通过“惺惺含意惜惺惺”表达了人与人之间心意相通的珍贵,而“岂必圆时始有情”则强调了情感的产生并不依赖于外在条件的完美。后两句“最是多欢复多恼,初相见即话来生”则描绘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情感,既有欢乐也有烦恼,但即便在初次相见时,也能对未来有共同的期待和规划。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强调了情感的珍贵和复杂,以及对未来的积极期待。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