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折杨柳歌辞

《折杨柳歌辞》

时间: 2025-05-01 10:08:59

诗句

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

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08:59

原文展示:

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

白话文翻译:

远远地望去孟津河,杨柳在风中摇曳如同舞蹈。我是敌人的孩子,不懂汉人唱的歌。

注释:

  • 遥看:远远地看,表示距离较远。
  • 孟津河:指的是黄河的一段,位于今河南省孟津县,古时是重要的交通要道。
  • 郁婆娑:形容杨柳郁郁葱葱,婆娑起舞,形象生动。
  • 虏家儿:指的是被掳的孩子,强调身份的悲惨和对家乡的无奈。
  • 不解:不懂,无法理解。
  • 汉儿歌:指汉人的歌曲,代表了汉族的文化与情感。

典故解析:

“孟津”是历史上重要的地名,涉及到古代交通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诗中提到的“汉儿歌”反映了文化差异与归属感的缺失,表现了诗人对身份和故乡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折杨柳歌辞》的作者为佚名,生活在南北朝时期,那个时代的诗歌多表现出对社会动荡、个人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诗中表现了被掳者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文化的隔阂,反映了当时人民内心的苦楚与无奈。

诗歌鉴赏:

《折杨柳歌辞》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诗中开篇描写了自然景象,通过“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构建了一个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然而,紧接着“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诗人便将这种美好的景象与自身的悲惨命运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失去家乡的无奈和对文化认同的渴望。

这一诗作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也从更广泛的角度揭示了历史与文化的冲突、认同与失落。诗人在自然美景中感受到的是一种孤独感和被排斥的痛苦,令人感慨万分。诗的最后一句突出了诗人身份的悲哀,强调了他对汉人文化的无法触及与理解,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第一句“遥看孟津河”:远远地看去,给人一种距离感,暗示着诗人与故乡之间的隔阂。

  • 第二句“杨柳郁婆娑”: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丽,营造了一种安静的氛围。

  • 第三句“我是虏家儿”:直接揭示了诗人的身份,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悲伤。

  • 第四句“不解汉儿歌”:强调了文化上的隔阂,内心的孤独感悄然浮现。

修辞手法:

  • 对比:自然的美与个人的悲惨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拟人:将杨柳描绘成在婆娑起舞,赋予自然以生命与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身份认同的困惑与对故乡的思念,表现了在动荡的历史中个体的无奈与悲哀,展现了对和平与团圆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杨柳:象征着柔美和生命力,同时也是离别和思念的象征。
  • 孟津河:代表着故乡和归属,反映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孟津河”位于哪个省?

    • A. 河南
    • B. 山东
    • C. 山西
  2. 诗人为何不理解“汉儿歌”?

    • A. 他不喜欢汉人
    • B. 他是被掳的孩子
    • C. 他在外旅行
  3. 诗中“杨柳郁婆娑”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悲伤
    • B. 快乐
    • C. 自然的美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可以将《折杨柳歌辞》与《静夜思》进行对比,前者关注身份与归属,后者则是对亲情的思念。两者均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情感,但侧重点不同,前者更多的是对文化的隔阂与无奈,而后者则是对亲情的直接呼唤。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南北朝诗歌研究》
  • 《诗经与汉乐府的比较》

相关查询

鹧鸪天 鹧鸪天 用钝根韵,即寄 鹧鸪天 鹧鸪天二首 其二 鹧鸪天 鹧鸪天 自寿 鹧鸪天 春日偶成 鹧鸪天 鹧鸪天三十首 其六 和醉卧长安词韵 鹧鸪天 再过昭君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流心 虫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虫的汉字大全 乚字旁的字 生字旁的字 指腹为婚 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经年累月 理恤 黹字旁的字 石虚中 包含舛的词语有哪些 黑字旁的字 蹙国百里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一路风清 户旁的字有哪些?带户的汉字大全 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麻字旁的字 射粮军 同字旁的汉字解析_认识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