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折杨柳

《折杨柳》

时间: 2025-05-04 02:13:07

诗句

千辙万辙晓行车,谁人折柳临长渠。

红颜皓齿春闺女,掩袂攀条独无语。

秦楼不见吹箫人,灞桥空有吟诗侣。

天长海阔飞鹏翼,迢迢直到天池息。

青琐朱扉闭阿娇,绮窗日暮生愁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13:07

原文展示

折杨柳
千辙万辙晓行车,
谁人折柳临长渠。
红颜皓齿春闺女,
掩袂攀条独无语。
秦楼不见吹箫人,
灞桥空有吟诗侣。
天长海阔飞鹏翼,
迢迢直到天池息。
青琐朱扉闭阿娇,
绮窗日暮生愁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清晨行车的千条万条车辙,令人思念那在长渠边折柳的人。那位红颜美丽的姑娘在春闺中,掩着手臂,默默地攀折柳条,独自无语。秦楼上不再见到吹箫的人,灞桥边空有吟诗的伴侣。天长地阔,如同飞鹏的翅膀,遥远地飞到天池休息。青色的锁和朱红的门紧闭着阿娇,绮丽的窗子在黄昏时分透出愁苦的色彩。


注释

字词注释:

  • 千辙万辙:形容众多的车辙,意指繁忙的车行。
  • 红颜皓齿:形容年轻女子容貌美丽,牙齿洁白。
  • 掩袂:掩着衣袖,形容女子的婉约姿态。
  • 攀条:指折柳条。
  • 秦楼:指古代的楼阁,常用来寄托思念。
  • 灞桥:灞桥是古地名,指的是与诗人情感相关的地方。
  • 青琐朱扉:指门窗的颜色,象征着隐秘和闭锁。
  • 阿娇:传说中的美人,常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

典故解析:

  • 秦楼灞桥皆为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代表相思与离愁。
  • 阿娇,出自《红楼梦》中的人物,象征着美丽、孤独和忧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石宝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擅长描写女性的情感和自然景色,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天,诗人可能正值佳人相思之际,借景抒情,表达对青春、爱情和孤独的思考。


诗歌鉴赏

《折杨柳》是一首充满春意与愁思的诗篇,诗中通过描绘清晨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对孤独的感慨。开篇的“千辙万辙晓行车”,描绘了繁忙的交通景象,仿佛暗示着生活的匆忙和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忽视。接着,诗人转向一位在长渠边折柳的美丽女子,红颜皓齿,生动形象,反映了青春的美丽与脆弱。

“掩袂攀条独无语”一联,表现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她虽然身处美景中,却因心事重重而无言以对,这种情感的细腻描摹让人感同身受。接下来的“秦楼不见吹箫人,灞桥空有吟诗侣”,则增添了诗的忧伤氛围,表明即使有美丽的环境,却无人与之共鸣,衬托出一种孤独感。

最后几句“天长海阔飞鹏翼,迢迢直到天池息”,将视野扩展到广阔的天地中,象征着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但随之而来的“青琐朱扉闭阿娇,绮窗日暮生愁色”则再度回到现实,表现出内心的无奈与忧愁。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及人生的无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千辙万辙晓行车:描绘了清晨生机勃勃的场景,暗示了生命的流动与繁忙。
  • 谁人折柳临长渠:引出主角,表现出对美丽女子的关注与思念。
  • 红颜皓齿春闺女:强调女子的美丽,瞬间吸引读者的目光。
  • 掩袂攀条独无语:表现女子的孤独与内心的沉默,形成强烈的对比。
  • 秦楼不见吹箫人:展现离愁别绪,昔日的陪伴已不复存在。
  • 灞桥空有吟诗侣:诗人感叹诗意的伴侣也是无处可寻,增添了孤独感。
  • 天长海阔飞鹏翼:象征理想与自由,诗人心中向往的远方。
  • 迢迢直到天池息:描绘了一种追求与渴望,然而却是遥不可及。
  • 青琐朱扉闭阿娇:表现女子的孤独与内心的抑郁,形成闭塞的空间感。
  • 绮窗日暮生愁色:用日暮的景象来反映女子的愁苦,营造出忧伤的气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青琐朱扉比作阿娇的闭塞,形象生动。
  • 拟人:赋予柳树情感,使其与女子的情感相呼应。
  • 对仗:如“千辙万辙”与“天长海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美景的描绘与对女子情感的细腻刻画,表达了对青春爱情的渴望与无奈,展现了人们在繁忙生活中的孤独与失落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杨柳:象征着春天与柔情,亦代表着离别与思念。
  • 红颜:美丽与青春的象征,折射出生命的短暂与美好的易逝。
  • 秦楼、灞桥:历史文化的意象,承载着诗人的情感与记忆。
  • 鹏翼:象征自由与理想,表现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 青琐朱扉:象征封闭的内心世界,表现出孤独与忧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千辙万辙”形容的是哪个时间的场景?
    A. 夕阳西下
    B. 清晨
    C. 正午
    D. 深夜

  2. “掩袂攀条”中的“袂”字是什么意思?
    A. 衣袖
    B. 手
    C. 头发
    D. 目光

  3. 诗中提到的“阿娇”是象征什么?
    A. 美丽的女子
    B. 失落的爱情
    C. 生命的短暂
    D. 忧愁的思念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相思》 by 王维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思念之情,但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
  • 《相思》:表现了相思之苦,情感更加直接,着重于个人情感的宣泄。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折杨柳》在细腻情感与环境描写之间取得了平衡,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关查询

题山僧水阁 观吴偃画松 题龙池山人 闻山中步虚声 山中得刘秀才京书 秋夜山中别友人 玩友人庭竹 叹花词 帝宫词 岛夷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轻妍 词气 拙于用大 治严 杜弊清源 耳字旁的字 虫字旁的字 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不舞之鹤 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曰字旁的字 安贫乐贱 又字旁的字 引领以望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齲字旁的字 孤陋寡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