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41: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41:32
折杨柳
作者:刘基 〔元代〕
东风二月春如酒,不见百花惟见柳。
柳丝绾烟留暝鸦,柳花荡漾迷羲和。
美人捲帘看不足,柳色萋萋妒娥绿。
夜来微雨清郊圻,莺黄相应鸣埙篪。
欲寄柔条无信使,空将泪染回文字。
春天的东风吹拂,像美酒一般醉人,但看不到百花争艳,只见摇曳的柳树。柳丝缠绕在烟雾中,留住了黄昏的乌鸦,柳花在水面上荡漾,迷惑了羲和(指太阳)。美人卷起帘子看不够,柳树的颜色嫉妒了那嫦娥的绿。夜里微雨洒落在清幽的郊外,黄莺鸣叫,伴着笛声。想要寄托柳条却无信使,只能用泪水染湿了回信的文字。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季高,元代诗人、政治家。他以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作品多涉及政治、哲学、自然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春季,春天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诗人通过描绘柳树的美丽,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反映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折杨柳》以春天的柳树为主题,展现了春意盎然的景象和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首句“东风二月春如酒”以比喻的手法,将春天的气息与美酒相提并论,传达出春天的温暖与醉人。接着,诗人通过“柳丝绾烟留暝鸦”描绘出柳树的柔美与黄昏的宁静,似乎让人感受到一种恬淡的美丽。
在“美人捲帘看不足,柳色萋萋妒娥绿”中,诗人通过“美人”与“柳色”的对比,暗示了人间美与自然美的交融,生动地表现出对美的无尽追求。最后几句“欲寄柔条无信使,空将泪染回文字”更是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结合,表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感情深刻而细腻。
整首诗通过精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是元代诗歌中一首颇具代表性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柳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流露出对爱情的渴望和失落,表现了人生的无奈与感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秋天
“柳色萋萋妒娥绿”中的“嫦娥”是指?
A. 太阳
B. 月亮
C. 星星
诗人想要寄托柳条,但却没有信使,这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失落与无奈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