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9:56: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56:33
折杨柳
作者: 李孙宸 〔明代〕
青青夹道傍,垂柳复垂杨。
飞花乱飞絮,自折还自伤。
征夫归未得,贱妾梦空长。
更听吹横笛,谁不泪沾裳。
在青翠的道路两旁,垂柳摇曳着枝条。
飞舞的花瓣和纷飞的柳絮,让我感到心痛。
征途上的丈夫尚未归来,贱妾的梦境却空荡荡。
再听那横笛的吹奏,谁能不让眼泪沾湿衣裳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征夫归未得”常见于古代诗词,反映了对远行者的深切思念和对归期未至的无奈。
作者介绍
李孙宸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歌常以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象为题材,展现出深厚的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产生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反映了明代社会动荡、兵荒马乱的情形,以及普通百姓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离别亲人的思念。
《折杨柳》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诗,表现了作者对离别的深切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哀伤。开头描绘了春日的景象,青翠的道路两旁,垂柳摇曳,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而随着诗句的展开,情感逐渐深沉,飞舞的花瓣和柳絮象征着离别的苦楚,催生了对远方人的思念之情。
“征夫归未得,贱妾梦空长”两句,直接表达了对远行者的忧虑与思念,贱妾的自谦表达了作者的无奈与悲伤,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情感层次。最后一句“更听吹横笛,谁不泪沾裳”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笛声的凄凉和自身的悲伤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共鸣。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引子,逐步引入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细腻柔软的内心世界,透过对春景的描绘,反映出对人事的感慨,使得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显得格外真挚动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表现了对离别和孤独的深切思考。诗人以自然为载体,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结合,表达了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与对离别亲人的思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是?
A. 青山绿水
B. 青翠的柳树
C. 繁花似锦
“征夫归未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喜
B. 期待与忧虑
C. 无所谓
诗中提到的“贱妾”指的是谁?
A. 贫穷的女子
B. 低贱的妾侍
C. 高贵的女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