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洞仙歌 杜子美草堂

《洞仙歌 杜子美草堂》

时间: 2025-05-02 10:57:01

诗句

百花潭上,但荒烟秋草。

犹想君家屋乌好。

记当年,远道华发归来,妻子冷,短褐天吴颠倒。

卜居少尘事,留得囊钱,买酒寻花被春恼。

造物亦何心,枉了贤才,长羁旅、浪生虚老。

却不解消磨尽诗名,百代下,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57:01

原文展示:

百花潭上,但荒烟秋草。犹想君家屋乌好。
记当年,远道华发归来,妻子冷,短褐天吴颠倒。
卜居少尘事,留得囊钱,买酒寻花被春恼。
造物亦何心,枉了贤才,长羁旅浪生虚老。
却不解消磨尽诗名,百代下,令。

白话文翻译:

在百花潭的上方,只有荒烟和秋草。我依然想念你家那乌黑的屋子。
还记得当年,我从远道而归,满头白发,妻子冷漠,穿着短褐衣服,天也颠倒了。
我选择在此隐居,远离尘世事,留下些许钱财,买酒寻花,却被春天所困扰。
造物主又何必如此无情,白白让贤才受苦,长时间羁旅,只能白白虚度老年。
却不明白要消磨殆尽我的诗名,经过百代之后,仍然如此。

注释:

  • 百花潭:指盛开的花朵的潭水,象征美好与生机。
  • 荒烟秋草:形容景象的荒凉,表明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君家屋乌好:想念朋友的家,暗示对往昔的怀念。
  • 远道华发:形容旅途遥远,岁月无情,已满头白发。
  • 短褐:指短衣,形容生活的艰辛。
  • 卜居少尘事:选择隐居,远离世俗的纷扰。
  • 囊钱:口袋中的钱,象征物质的富裕。
  • 造物亦何心:感慨造物主的无情与不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齐贤,元代诗人,字子美,号草堂,善于抒发个人情感,作品以豪放、深沉见长。

创作背景:诗作产生于李齐贤晚年,人生多舛,经历了许多磨难与思考,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洞仙歌》呈现了李齐贤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感慨。开篇以“百花潭上,但荒烟秋草”引入,描绘出一幅苍凉的景象,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诗人通过对昔日美好生活的回忆,表达了对朋友及已逝青春的怀念。同时,诗中充满了对家庭冷漠的失落感,令人深思。在“卜居少尘事,留得囊钱,买酒寻花被春恼”的句子中,诗人虽已选择隐居,远离世俗,却依然无法逃避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最后,诗人对造物主的质问,展现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强调了贤才的无奈与命运的捉弄。这种情感的深邃和艺术表现的细腻,使得这首诗在元代诗歌中独树一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百花潭上,但荒烟秋草。”:描绘了一个凄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往昔的渴望。
  • “犹想君家屋乌好。”:怀念朋友的家,暗示了对友情的珍视。
  • “记当年,远道华发归来,妻子冷,短褐天吴颠倒。”:通过对往昔的回忆,展示了时间的残酷与生活的艰辛。
  • “卜居少尘事,留得囊钱,买酒寻花被春恼。”:隐居生活的选择与内心的矛盾,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
  • “造物亦何心,枉了贤才,长羁旅浪生虚老。”:质问命运与造物主的不公,表现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 “却不解消磨尽诗名,百代下,令。”:对诗名与时间流逝的无奈感慨,反映出诗人对自身价值的怀疑。

修辞手法

  • 对仗:“荒烟秋草”与“百花潭上”形成鲜明对比,表现时间的变迁。
  • 比喻:“百花潭”象征着美好与生机,而“荒烟秋草”则代表无情与凋零。
  • 拟人:“造物亦何心”,将造物主拟人化,表达了对命运的质疑。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主题在于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对人生无常的思索,以及对友情、爱情的珍视,揭示了人对生命意义的追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百花潭:象征美好与生命的活力。
  2. 荒烟秋草:代表失落与时光的流逝。
  3. 囊钱:象征物质的富裕与对生活的选择。
  4. 白发:象征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沉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百花潭”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美好与生机
    • C. 生命的流逝
    • D. 生活的艰辛
  2. 诗人对家庭冷漠的感受体现在哪一句?

    • A. “记当年,远道华发归来”
    • B. “妻子冷,短褐天吴颠倒”
    • C. “卜居少尘事”
    • D. “造物亦何心”
  3. 诗中表达了对命运的质疑的是哪一句?

    • A. “犹想君家屋乌好”
    • B. “留得囊钱,买酒寻花被春恼”
    • C. “造物亦何心,枉了贤才”
    • D. “百代下,令”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与李齐贤的《洞仙歌》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更多的是对月亮的寄托,而李齐贤则在回忆中夹杂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对友情的珍视,展示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李齐贤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情感表达与艺术风格》

相关查询

长安新柳 送娄士琏之官四川仁寿分韵得知字 透明岩壁安禄山题记 过六盘山 立秋前一日作 峄山湖 高邮怀秦少游 题周曾秋塘图 暮春即事 送冯参政致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八制 党邪丑正 打盘脚 探口而出 身字旁的字 肀字旁的字 包含陷的成语 有天没日头 冰炭相爱 齿字旁的字 娇嗔满面 闭门不纳 卜字旁的字 禾字旁的字 轩墀 梓匠轮舆 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