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思山咏(一作郑遨诗)

《思山咏(一作郑遨诗)》

时间: 2025-05-01 05:14:17

诗句

因卖丹砂下白云,鹿裘惟惹九衢尘。

不如将耳入山去,万是千非愁杀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4:17

原文展示

因卖丹砂下白云,
鹿裘惟惹九衢尘。
不如将耳入山去,
万是千非愁杀人。

白话文翻译

因为在白云下卖丹砂,
鹿皮衣只惹得街头尘土。
不如把耳朵放在山中,
那里的万千事非真让人愁苦。

注释

  • 丹砂:一种红色矿石,古代常用于炼丹和制药。
  • 白云:代指隐逸的环境,象征清净之地。
  • 鹿裘:鹿皮制成的衣服,象征奢华和尘世的繁华。
  • 九衢:指繁华的都市,表示喧嚣的生活。
  • 耳入山去:隐喻远离世俗,寻求内心的宁静。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丹砂”与“白云”,可见作者对炼丹与隐居生活的向往,反映了道教文化中对自然和隐逸的追求。鹿裘则象征着世俗的繁华与纷扰,而“耳入山去”则暗示一种回归自然、追求内心平静的愿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光庭,唐代道士和诗人,擅长道教文化和隐逸生活的描绘。他的诗歌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创作背景

“思山咏”创作于一个对世俗纷扰感到厌倦的时期,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渴望逃离的心态。

诗歌鉴赏

《思山咏》通过对比世俗的尘嚣与自然的清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城市中卖丹砂的生活,尽管是谋生的方式,但却让他感到身心疲惫。鹿裘的提及则暗示了生活的奢华与虚荣,反而增加了他对内心宁静的渴望。后两句则是诗人的自我反思,表达了他希望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愿望。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内心的失落与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因卖丹砂下白云:诗人因在白云下卖丹砂,暗示身处喧嚣的生活中。
  2. 鹿裘惟惹九衢尘:鹿皮衣物只会招惹城市的尘埃,象征世俗生活的繁华与困扰。
  3. 不如将耳入山去:建议远离世俗,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寻找内心的宁静。
  4. 万是千非愁杀人:万千事物真假难辨,内心愁苦不堪。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展现了古诗的韵律美。
  • 比喻:将“耳入山去”比喻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然隐逸生活的渴望,反映了人们在物质追求与内心宁静之间的矛盾。

意象分析

  • 丹砂:象征炼丹与追求长生,反映道教思想。
  • 白云:代表自然与清净,隐喻理想的生活状态。
  • 鹿裘:象征物质的奢华,现实生活的压力与烦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丹砂”主要用于什么?

    • A. 织布
    • B. 炼丹
    • C. 制药
    • D. 食品
  2. “耳入山去”这句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 A. 追求物质
    • B. 远离喧嚣
    • C. 交友聚会
    • D. 寻求名利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隐逸生活的诗作,强调自然的美与内心的宁静。
  • 李白《庐山谣》:展现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俗的超脱,主题相似。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3. 《道教文化与文学》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二猿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泛池舟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海鱼骨 忆平泉杂咏。忆药栏 忆平泉杂咏。忆寒梅 忆平泉杂咏。忆辛夷(余赴金陵日,辛夷欲开) 忆平泉杂咏。忆初暖 晨起见雪忆山居 怀伊川郊居 重忆山居六首。钓石(于谿人处求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赝力 白字旁的字 入字旁的字 包含闹的词语有哪些 发踪指使 天造地设 祸乱 饥棘 丶字旁的字 釆字旁的字 与虎谋皮 秉志 巷伯 包含踪的成语 进贤黜佞 韦字旁的字 各执所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