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4: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4:17
因卖丹砂下白云,
鹿裘惟惹九衢尘。
不如将耳入山去,
万是千非愁杀人。
因为在白云下卖丹砂,
鹿皮衣只惹得街头尘土。
不如把耳朵放在山中,
那里的万千事非真让人愁苦。
此诗中提到的“丹砂”与“白云”,可见作者对炼丹与隐居生活的向往,反映了道教文化中对自然和隐逸的追求。鹿裘则象征着世俗的繁华与纷扰,而“耳入山去”则暗示一种回归自然、追求内心平静的愿望。
杜光庭,唐代道士和诗人,擅长道教文化和隐逸生活的描绘。他的诗歌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思山咏”创作于一个对世俗纷扰感到厌倦的时期,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渴望逃离的心态。
《思山咏》通过对比世俗的尘嚣与自然的清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城市中卖丹砂的生活,尽管是谋生的方式,但却让他感到身心疲惫。鹿裘的提及则暗示了生活的奢华与虚荣,反而增加了他对内心宁静的渴望。后两句则是诗人的自我反思,表达了他希望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愿望。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内心的失落与渴望。
诗歌表现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然隐逸生活的渴望,反映了人们在物质追求与内心宁静之间的矛盾。
诗中提到的“丹砂”主要用于什么?
“耳入山去”这句的主要意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