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0:35
秋风台上起高歌,把酒看花意已多。屈轶不生神豸死,结茱为佩欲如何。
秋风在台上,歌声高亢,我手持美酒,赏花的情意已然浓厚。屈轶(屈原)不再生,神兽(神豸)也已死去,结茱萸作为佩饰又有什么意义呢?
屈原:屈原是楚国的诗人,以《离骚》闻名,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他的悲剧命运使其成为后人崇敬的文化象征。
茱萸:在古代,茱萸是一种常用的佩饰,尤其在重阳节用以避邪。诗中提到茱萸,暗示对传统习俗的思考。
作者介绍:程琳,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作品多体现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秋天,正值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思考交织之时,表达了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的开头“秋风台上起高歌”,营造出一种欢快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人虽然在歌唱,手中把酒,却不禁让人想到屈原的悲惨命运,透出一种对历史的追忆与反思。接着“把酒看花意已多”,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欣赏,然而这份欣赏中却蕴含着深深的无奈与孤独。
“屈轶不生神豸死”,诗人以屈原为引,感慨历史的无情,伟大的人物早已逝去,而那些象征吉祥的神兽也不再存在,暗含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最后一句“结茱为佩欲如何”,则是对传统习俗的质疑,茱萸的佩戴在此刻似乎失去了意义,突显了一种对人生的无奈和对传统的反思。
整首诗情感深邃,字字句句都渗透着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在特定时空中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秋风、酒花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对历史的感慨,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诗词测试:
诗人提到的“屈轶”指的是谁?
A. 李白
B. 屈原
C. 杜甫
诗中的“神豸”象征着什么?
A. 美好
B. 吉祥与灵异
C. 传统习俗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无奈与思考
C. 失落
答案: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程琳的《和答刘夔咏茱萸》与李白的《月夜思》,二者均表达了对逝去的感慨,前者更多着眼于历史的无情与传统的质疑,而后者则是对亲情的思念与孤独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