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0:10
念奴娇
作者: 陈三聘 〔宋代〕
浮云吹尽,卷长空千顷都凝寒碧。兔杵无声风露冷,天在怜人寂。故遣姮娥,驾蟾飞上,玉宇元同色。天津何事,此时偏界南北。不但对影三人,我歌君和,我舞君须拍。涤洗胸中愁万斛,莫问今宵何夕。老矣休论。著鞭安用,一笑真狂客。夜深归去,烂然溪上阡陌。
浮云已经吹散,长空中千顷碧水都显得寒冷。兔子的杵在无声地敲打,风露凛冽,似乎天在怜悯人们的寂寞。故意让嫦娥,驾着月亮飞上去,玉宇间的颜色也如同一片。天津这边,为什么在此时偏偏分隔南北?不仅仅是三个人对影而歌,我唱你和,我舞你须拍。洗刷心中万斛的忧愁,莫问今宵是何夕。老了就别多说,鞭子也无所谓,一笑便是狂客。夜深人归,烂漫的溪水旁小路曲折。
陈三聘,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对人生感悟的深刻思考。
本诗写于夜晚,诗人处于一种孤寂的状态,借助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情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孤独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念奴娇》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引人深思。诗的开头描绘了浮云与寒碧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空旷的氛围。随着描写的深入,诗人通过嫦娥与兔杵的引入,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呈现得淋漓尽致。在这一过程中,诗人对月亮的崇拜与对人生的感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
诗中提到的“我歌君和,我舞君须拍”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尽管身处孤寂,但仍渴望与友人共欢。最后几句“夜深归去,烂然溪上阡陌”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夜晚的宁静与思考,给人以余韵悠长的感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对孤独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它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孤独的感悟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表现了作者在夜晚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丰富了情感表达,还折射出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姮娥”是谁?
A. 太阳
B. 月亮女神
C. 风神
D. 雨神
诗中“浮云吹尽”的意思是?
A. 云彩很多
B. 云彩消散
C. 云彩很美
D. 云彩很快
“我歌君和,我舞君须拍”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
B. 快乐
C. 思念
D. 愤怒
答案:1.B,2.B,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