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醉花阴 惜别

《醉花阴 惜别》

时间: 2025-04-24 17:29:19

诗句

别离半载才相遇。

归又何匆遽。

女伴画堂中,抵死长从,难诉相思语。

临行各泪回头觑。

甚日还重聚?

腹内转车轮,没处消愁,拚把心随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7:29:19

原文展示:

醉花阴 惜别
作者:余汉 〔清代〕
别离半载才相遇。归又何匆遽。女伴画堂中,抵死长从,难诉相思语。临行各泪回头觑。甚日还重聚?腹内转车轮,没处消愁,拚把心随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道,分别了半年的时间才再次相遇,归去时又何必如此匆忙呢?在画堂中与女伴相伴,心中情意难以言表,不能诉说相思之苦。临行时,互相流泪,回头频频眺望,何时才能再度相聚?心中如同车轮般转动,愁绪无处可消解,只能将我的心随你而去。

注释:

  • 别离半载:分别了半年。
  • 匆遽:匆忙,急促。
  • 难诉相思语:难以表达心中的思念之言。
  • 泪回头觑:流泪,回头观察。
  • 腹内转车轮:形容心中烦闷思绪如车轮般转动。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并没有明显的典故,但“相思”一词在古代诗歌中常用来表达思念之情,尤其是男女之间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余汉,清代诗人,以其细腻情感和优美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蕴含深厚的情感,善于描绘离愁别绪。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作者因缘故分别女伴后,重逢之时的感慨,反映了清代人们对于爱情和离别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醉花阴 惜别》在形式上运用了温婉细腻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感受。诗的开头便用“别离半载才相遇”开篇,展现了时光的流逝及重聚的珍贵。接着,诗人描绘了与女伴在画堂中相伴的情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通过“难诉相思语”,诗人传达了内心深处的情感纠葛,显得愈发深沉和无奈。最后,诗人用“腹内转车轮”比喻心中的烦闷与思念,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态。这首诗在描写离别情感的同时,也表现了对未来重聚的期待,体现了人们在爱情中复杂的心理状态。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别离半载才相遇”:表达了时间的漫长与重聚的珍贵。
    • “归又何匆遽”:质疑归去的急迫,暗含对相聚的留恋。
    • “女伴画堂中”:描绘与女伴共处的美好时光。
    • “难诉相思语”:表达心中无法言表的思念。
    • “临行各泪回头觑”:分别时的泪水与眷恋。
    • “甚日还重聚”:渴望再次相聚的期盼。
    • “腹内转车轮”:形容心中烦闷的思绪。
    • “没处消愁”:无处释放愁绪。
    • “拚把心随去”:将心随爱人而去,体现深情。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腹内转车轮”比喻心中的烦闷。
    • 拟人:情感被赋予生命,表现出诗人对情感的深刻理解。
  •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爱情与离别的深刻反思,表现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重聚的期待,情感真挚而细腻。

意象分析:

  • 女伴:象征着爱情与陪伴。
  • 画堂:象征着美好时光的场所。
  • 泪水:象征着离别的伤感与思念的痛苦。
  • 车轮:象征着心中烦闷与无法释怀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分别了多长时间才重聚? A. 一年
    B. 半年
    C. 三个月

  2. 诗中诗人对离别的情感是怎样的? A. 轻松
    B. 无奈与伤感
    C. 不在乎

  3. “腹内转车轮”比喻的是什么? A. 快乐
    B. 疲惫
    C. 烦闷与思念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
  • 唐代白居易的《离骚》

诗词对比: 余汉的《醉花阴 惜别》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离别情感的表达上有相似之处,均展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重聚的期待,但余汉更强调时间的流逝和心中烦闷的情感,而李清照则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女性的柔情。两者在情感的深度与细腻度上各有所长。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余汉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离别诗研究》

相关查询

积雨蒸润,体中不佳,颇思故居之乐,戏书呈 云安县 初约邻人至石湖 题立雪图 病中闻西园新花已茂,及竹迳皆成,而海棠亦 瑞香三首 初秋闲记园池草木 甲午除夜犹在桂林念致一弟使虏今夕当宿燕山会同馆兄弟南北万里感怅成诗 夔州竹枝歌九首 望乡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金字旁的字 女公子 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风流蕴藉 雨字头的字 病字头的字 老革 路远迢迢 欺赖 包含为的词语有哪些 齒字旁的字 调查研究 糹字旁的字 款话 为丛驱雀 七返灵砂 开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