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0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02:32
圣上闵雨,遍祷未应,下诏避殿减膳,感叹赋
夏旱焚如复入秋,圣皇避殿减琼羞。
数峰北峙云垂合,一阵西风雨又休。
逐日望霓穿却眼,何时倒海作奔流。
诸贤袖有为霖手,不泻天瓢洗主忧。
这首诗表达了对干旱的无奈和对上天的祈求。夏天的干旱像是进入了秋天,皇上在殿中避暑,减少了美味的膳食。北方的山峰耸立,云朵低垂,偶尔西风来袭,雨水却又停歇。每日都在盼望着彩虹的出现,却不知道何时能见到大海涌流而来。众位贤士手中有如雨的能力,却无法倾泻天上的瓢,来洗去统治者的忧虑。
“圣上闵雨”中的“圣上”指代皇帝,古代帝王常被视为天子,天子有责任为民祈雨。“诸贤”指的是有德之士,古代文人常常被寄予厚望,期待他们能以智慧帮助国家解决问题。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因其作品清新自然而著称。其诗风平易近人,常有对社会现实的关心。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干旱时节,社会民生艰难。诗人通过对皇帝的祈雨及自然现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希望。
这首诗以“闵雨”开篇,直接引入主题,表现出对降雨的渴望。诗中通过对比手法,描绘出炎热干旱的夏季,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诗人用“夏旱焚如复入秋”的意象,形象地描绘出干旱的酷烈,仿佛夏天已经提前进入秋季,表现出季节的异常。接着,诗人提到皇上因干旱而避殿减膳,呈现出天子对民生困境的关心,却又无能为力,情感流露出对统治者的无奈与哀伤。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了对降雨的期待。“一阵西风雨又休”揭示了希望的脆弱,而“何时倒海作奔流”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大雨的渴求与期待,想要一场倾盆大雨来拯救困苦的百姓。最后几句提到“诸贤袖有为霖手”,则寄托了对有识之士的期盼,期待他们能为民请命,解决眼前的困境。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刻,既有对自然的敬畏,也有对人情的关怀。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干旱的无奈和对降雨的渴望,表现了作者对民生的关心和对社会贤人的期待,流露出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
诗中提到的“圣皇”是指谁?
诗中“何时倒海作奔流”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诸贤袖有为霖手”中的“诸贤”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