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15:52: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15:52:47
菩萨蛮(新城山中雨) 毛滂 〔宋代〕
云山沁绿残眉浅。
垂杨睡起腰肢软。
不见玉妆台。
飞花将梦来。
行云何事恶。
雨透罗衣薄。
不忍湿残春。
黄莺啼向人。
这首诗描绘了新城山中细雨蒙蒙的景象。青翠的山间云雾缭绕,宛如轻柔的眉妆。垂柳懒懒地舒展着柔软的腰身,仿佛刚刚睡醒。玉妆台已不见踪影,飞舞的花瓣似乎要将梦境带来。行云为何会显得如此惹人厌烦?细雨透过薄薄的衣衫,不忍心将这春天的美好弄湿。黄莺在枝头鸣叫,似乎在向人诉说春日的情怀。
“玉妆台”在古代常用来形容丽人的梳妆打扮,也象征着美丽的事物。此处的使用,反映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向往。同时,黄莺的鸣叫常常被视为春天到来的象征,给人以生机和希望的感觉。
作者介绍:毛滂,字子美,号浑斋,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后期活跃于南宋。他以词作而著称,词风兼具婉约与豪放,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感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新城山中,正值春雨时节,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春天的惋惜。
这首《菩萨蛮》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新城山中春雨的美丽与哀愁。开头两句以“云山沁绿残眉浅”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清新的山水图。诗中通过“垂杨睡起腰肢软”将柳树的柔美与春天的气息结合在一起,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接下来的“不见玉妆台”则暗示了美丽的事物在雨中显得有些模糊,似乎美丽的景象也在雨水的侵蚀中变得不再清晰。
“行云何事恶”一句,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感慨,细雨虽美却也让人感到些许无奈。接下来的“雨透罗衣薄”,通过细腻的感知,表达了对春天的珍惜,渴望不让美好的时光被雨水冲淡。而最后一句“黄莺啼向人”则用黄莺的歌声来呼应前面的景象,传达出春天的活力与生机。
整首诗用词精致,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对春日景色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比喻、拟人、对仗等多种修辞手法。比如“云山沁绿”将自然景色与人情结合;“垂杨睡起”中的拟人化让柳树更具生动感;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的珍惜与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诗人在描绘春雨的细腻之余,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人事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玉妆台”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女子装扮的地方
B. 一种花的名称
C. 一种乐器
D. 一种饮品
诗句“雨透罗衣薄”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享受春雨的滋润
B. 对春天的惋惜
C. 对大雨的嫌恶
D. 对天气变化的无所谓
“黄莺啼向人”中的黄莺象征着什么?
A. 友谊
B. 离别
C. 春天的生机
D. 悲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将毛滂的《菩萨蛮》和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前者关注春天的细腻与生机,后者则描绘了秋天的宁静与孤寂,展现了不同季节下的自然之美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