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28:42
先生晓开城旦书,坐与老农相嗫嚅。
槐阴翠圆吏已散,归来下帘手撚须,胸中百纸无处使,静看穷达如呼虑。
身閒睡饱亦不恶,何用一躍惊骀驽。
去年凿池筑潜玉,清夜明月挂碧芦。
先生独吟亦径醉,谁见露鹤寒相呼。
径山老人笑疏懒,云当运动如户枢。
朝来此老意不已,溪寺破雨遗天苏。
紫房雁觜擢烟缕,细根蝗蚓蟠苔肤。
茯苓虽老避芳液,团参已贵惭云珠。
先生领意手自植,衣袂馥馥侵蘼芜。
从今抱翁十日往,欲将后健酬前劬。
何时一饱翳凤凰,缑山月夜听笙竽。
长吟往觅五麟,翩然那复烦双凫。
坐看白驹变古今,浮沤流电皆须臾。
此语险怪傥未然,引年聊与昌阳俱。
不须仙人九节杖,他年要与猱争途。
凌霄峰头觅此老,登山过水安用扶。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28:42
仆性懒慢喜睡而吏事亦早休因得遂其欲琳老数
先生晓开城旦书,坐与老农相嗫嚅。
槐阴翠圆吏已散,归来下帘手撚须,
胸中百纸无处使,静看穷达如呼虑。
身閒睡饱亦不恶,何用一躍惊骀驽。
去年凿池筑潜玉,清夜明月挂碧芦。
先生独吟亦径醉,谁见露鹤寒相呼。
径山老人笑疏懒,云当运动如户枢。
朝来此老意不已,溪寺破雨遗天苏。
紫房雁觜擢烟缕,细根蝗蚓蟠苔肤。
茯苓虽老避芳液,团参已贵惭云珠。
先生领意手自植,衣袂馥馥侵蘼芜。
从今抱翁十日往,欲将后健酬前劬。
何时一饱翳凤凰,缑山月夜听笙竽。
长吟往觅五麟,翩然那复烦双凫。
坐看白驹变古今,浮沤流电皆须臾。
此语险怪傥未然,引年聊与昌阳俱。
不须仙人九节杖,他年要与猱争途。
凌霄峰头觅此老,登山过水安用扶。
我性情懒散,喜欢睡觉,公事也早早结束,这才得以遂愿。
早晨,老师在城里开书,坐着和老农谈话。
槐树下的阴影中,官吏们已经散去,回家后拉下帘子,抚摸着自己的胡须。
胸中有许多文书却无处可用,静静地看着人生的起伏如同在思虑。
闲适地睡饱也不觉得恶心,何必急于一跃而惊动骏马呢?
去年凿池筑玉潭,清夜明月高挂在碧绿的芦苇上。
老师独自吟唱,也喝得酩酊大醉,谁见得那露水中的白鹤在寒夜相呼呢?
径山的老人笑我懒散,云说要像门轴一样活动。
今天早上这位老人意犹未尽,溪边的寺庙在细雨中留下了清凉的气息。
紫房的雁嘴轻轻撩动烟雾,细根的蝗虫蜷缩在苔藓上。
虽然茯苓年老却避开芳香的液体,团参虽贵却让人惭愧如云珠。
老师领会了意境,亲自种下,衣袂芬芳侵入荼蘼花丛中。
从今以后,我要和这位老翁一起十日游玩,想将后来的健康来酬答前面的辛劳。
何时能畅快地享用那翳翳的凤凰,月夜在缑山听笙竽的声音。
长吟往寻五麟,轻轻飞舞再也不烦恼双凫。
坐看白驹变换古今,浮沤和闪电在瞬间即逝。
这话听起来奇怪但未必如此,聊以此年与昌阳同行。
不必依靠仙人的九节杖,来年我也要与猱猴争路。
在凌霄峰头寻找这位老人,登山过水何必扶助。
毛滂(约1000年-约1070年),字景升,号梅溪,宋代诗人,生于浙江,擅长诗词,尤其以山水田园诗见长,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本诗作于作者的隐居生活中,反映了他对懒散生活的喜好,以及对官场事务的厌倦,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虚无的思考。
此诗通过对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不仅有浓郁的自然气息,还有对世俗事务的疏离感。开头几句描绘了早晨的场景,老师与老农的交谈,展现了一种质朴的生活方式。后面则通过对闲适生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懒惰”的认同,认为睡眠和休息也是一种生活的享受。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将自然景色与人情味交织,展现出一种淡然的态度,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期待。最后的意象“凌霄峰头”则暗示了诗人追求理想的决心,体现了在闲适中也不失追求的精神。
诗人对懒散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
诗中提到的“白驹”象征着什么?
答案: 1.B; 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