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8:1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15:44
送棣州唐虞部
人持左符去,马逆北风行。
古路草初白,太河冰未成。
暖科桑柘美,寒织杼梭鸣。
风俗已如此,憩棠无讼争。
一个人手持左边的符令出发,骑马逆着北风前行。古老的道路上,草刚刚变白,太河的冰还未凝结。温暖的季节里桑树和柘树都长得很好,寒冷的季节里织布的梭子在鸣响。风俗已经这样,栖息在这里的棠树下没有争讼。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白华,宋代著名诗人,仕途不顺,晚年隐居。他的诗歌风格气韵清新,深受后世推崇,尤其以五言诗和律诗闻名。
此诗写于梅尧臣送别朋友唐虞部时,描绘了他心中对友人的祝愿与对家乡风俗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在当时,北方和南方的文化差异明显,诗中呈现出不同地域的自然与人文风貌。
这首《送棣州唐虞部》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人间的温暖,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珍重与祝福。开头两句“人持左符去,马逆北风行”直接点明了送别的场景,左符象征着身份与使命,显示出友人即将远行,带着责任和目标。接着两句“古路草初白,太河冰未成”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春季的到来和生命的复苏,同时也暗示着旅途的艰辛,因为北风和未成的冰都在隐喻着前路的挑战。
后半部分“暖科桑柘美,寒织杼梭鸣”则对比了自然的和谐美与人们生活的繁忙,描绘出温暖的田园景象与辛勤的劳动场景,表现了人们在自然环境中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景。最后一句“风俗已如此,憩棠无讼争”更是深入人心,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良好风俗的赞美。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朋友的深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家乡风俗的珍视,体现了诗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传达出深厚的人文情怀。
“人持左符去”中的“左符”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古路草初白”代表什么季节的变化?
“憩棠无讼争”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