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00: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00:59
湖壖此兴硙,许俗见仍稀。
激射聊因势,回环岂息机。
水如岩下过,人悟雪中归。
坐想韩夫子,心应不道非。
这座湖泊的岩石上兴起了水磨,世俗的景象仍然稀少。
激流飞溅,正好凭借这股势头,水流回旋又岂能停息呢?
水流像岩石下流淌而过,人在雪中归来,心中有所感悟。
我坐在这里想起韩夫子,心中自然不觉有些不满。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白云,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梅尧臣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生活感悟。
此诗创作于梅尧臣游览新水硙时,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了他在复杂社会环境中对纯粹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描绘了新水硙的自然景观,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开头提到“湖壖此兴硙”,通过描写自然的变化,诗人引入了对世俗生活的反思。水流的激射与回环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更是一种人生哲理的感悟,暗示着人生的起伏和变化。
诗中“坐想韩夫子,心应不道非”一句,表现了诗人对韩愈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与不满。这种情感贯穿全诗,形成了诗歌的深邃与严肃。整首诗用词简练而意蕴深远,展现了梅尧臣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人性、社会的深刻思考,彰显了其作为宋代诗人的独特风格。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性生活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风气的质疑与不满,透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哲思。
诗中“湖壖此兴硙”的意思是:
A. 湖水流淌
B. 湖边兴起水磨
C. 水流急促
D. 岩石坚硬
“人悟雪中归”中的“雪”象征:
A. 冬天
B. 困境
C. 希望
D. 纯洁
答案:
梅尧臣的《与仲文子华陪观新水硙》和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都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但梅尧臣更侧重于内心思考与对社会的反思,而韩愈则更多是对春天的赞美与对生活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