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美人宫棋

《美人宫棋》

时间: 2025-07-30 16:07:04

诗句

红烛台前出翠娥,海沙铺局巧相和。

趁行移手巡收尽,数数看谁得最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16:07:04

原文展示:

美人宫棋
红烛台前出翠娥,
海沙铺局巧相和。
趁行移手巡收尽,
数数看谁得最多。

白话文翻译:

在红烛照耀的台前,翠色的女子轻盈出棋,
海沙铺成的棋局,巧妙相互映衬。
趁着行棋之际,手指轻移,收尽棋子,
数一数谁的棋子最多。

注释:

  • 红烛:红色的蜡烛,象征着温暖和热情。
  • 翠娥:指美丽的女子,此处形容年轻貌美的女子。
  • 海沙:可能指用细沙代替棋盘,暗示棋局的独特与精巧。
  • 巡收尽:指在棋局中移动手势,收走所有棋子。

典故解析:

“翠娥”常用于形容美丽的女子,源于古代对女子的美好称谓。棋局的描写,则体现了诗人对文人雅趣的追求,古代文人常以棋局聚会,增添了诗歌的文化深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籍,唐代诗人,字季直,号少峰,生于盛唐时期,以诗歌和散文见长。其诗作常表现社会风貌,具有清新流畅的风格。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张籍在宫廷或文人雅集之时,描绘了宫中女子的优雅与棋局的雅趣,反映了唐代文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诗歌鉴赏:

《美人宫棋》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一个富有画面感的场景。诗中通过“红烛”和“翠娥”的描写,营造出温馨而优雅的氛围,体现了唐代宫廷生活的闲适与雅致。棋局的设定不仅让人感受到智力的较量,更增添了人与人之间微妙的互动与竞争。诗人在行棋过程中,巧妙地通过“趁行移手巡收尽”表现出女子的灵动与聪慧,棋局的变化则隐喻了人生的起伏与变化。最后“数数看谁得最多”的结尾,既是对游戏胜负的简单总结,也可以引申为对人生得失的哲思。整首诗简洁而不失深意,充满了生活的乐趣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红烛前,翠色的女子出现在棋局旁,增添了环境的美感。
    • 第二句:用海沙铺成的棋局,暗示棋局的精致与巧妙。
    • 第三句:描绘了棋手在棋局中移动,体现出灵巧与专注。
    • 第四句:通过数棋子,表现出一种游戏的乐趣与竞争。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棋局比作人生的舞台,体现生活的变化。
    • 对仗:第一、二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意象:红烛、翠娥、海沙等意象交织,形成丰富的画面。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棋局的描写引发人们对智力与美的追求。

意象分析:

  • 红烛:象征温暖与情感,体现出宫廷生活的氛围。
  • 翠娥:代表美丽与智慧,凸显女性的魅力。
  • 海沙:象征棋局的独特,暗示生活的多样性和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红烛”象征什么? A. 冷漠
    B. 温暖
    C. 竞争
    D. 忧伤

  2. “翠娥”指的是: A. 一种棋子
    B. 美丽的女子
    C. 红烛的名称
    D. 海沙的特征

  3. 诗中提到的“海沙”主要用于: A. 吃饭
    B. 下棋
    C. 装饰
    D. 游泳

答案: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清平调》——李白

诗词对比

  • 张籍的《美人宫棋》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两者都是描绘生活场景,但前者着重于优雅与智力较量,后者则表现了对历史的感慨与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3. 《唐代文学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昭君台 重阳不见菊二绝 次韵唐致远雨後喜凉 三次喜雨诗韵少伸嘉颂 定兴 甲辰人日病中,吟六言六首以自嘲 初履地 重读唐太宗纪 雪中闻墙外鬻鱼菜者求售之声甚苦有感三绝 其一 赵故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笔耕砚田 担水河头卖 波委云集 不白之冤 齒字旁的字 攻苦食啖 革面洗心 毋字旁的字 捻诀 戈字旁的字 男儿有泪不轻弹 广字头的字 蝃蝬 尸字头的字 斩岸堙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