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43: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43:10
游钟山诗应西阳王教 其二
作者: 沈约 〔南北朝〕
发地多奇岭,干云非一状。
合沓共隐天,参差互相望。
郁律构丹巘,崚嶒起青嶂。
势随九疑高,气与三山壮。
这首诗描绘了钟山的壮丽景色:山地上有许多奇特的山岭,云彩的形状各异。山峰错落有致,互相映衬,仿佛它们在共同隐藏在天空之中。郁郁葱葱的树林构成了红色的山峦,巍峨的山峰高耸入云。山势如同九疑山那样高耸,气势与三山一样壮观。
沈约,字景仁,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生活在刘宋时期。他以诗歌、散文和评论闻名,尤其在五言诗方面成就卓著。他的作品风格清新、典雅,常常表现出一种深邃的哲思。
此诗创作于游览钟山时,受西阳王的启发。钟山因其独特的地形和气势壮观的风景而闻名,是文人墨客常游之地。沈约在此诗中通过描写山水的壮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钟山的雄伟与壮丽。开头两句以“发地多奇岭,干云非一状”引入,生动地描绘出山的多样性和高耸入云的气势,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接着的“合沓共隐天,参差互相望”则描绘了山峰间的错落有致,仿佛它们在交流、互相欣赏,增添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后两句“郁律构丹巘,崚嶒起青嶂”更是将山的色彩与形态结合,描绘出绿林与红山的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多样与和谐。“势随九疑高,气与三山壮”则通过引用典故,强调了钟山气势的磅礴,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整首诗在用词上简练而富有韵律,意象鲜明,展现了沈约对自然景观的深刻理解与热爱,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哲学思考,激发读者对宏伟山川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赞美自然的壮丽,表达对山水的敬仰与思考。通过对钟山的描绘,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对生命及其意义的深刻思考。
沈约生活在哪个时期?
诗中提到的“九疑”指的是:
诗的主题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