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从军诗五首送高则诚南征 其四

《从军诗五首送高则诚南征 其四》

时间: 2025-05-02 09:53:29

诗句

人言从军恶,我言从军好。

用兵非圣意,伐罪乃天讨。

运筹中坚内,决胜千里道。

雷霆馘蛟鼍,雨露泽枯槁。

怀柔首茕独,延访及黎老。

牧羊必除狼,种谷当去草。

凯歌奏大廷,天子长寿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53:29

诗词名称: 从军诗五首送高则诚南征 其四

作者: 刘基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人言从军恶,我言从军好。
用兵非圣意,伐罪乃天讨。
运筹中坚内,决胜千里道。
雷霆馘蛟鼍,雨露泽枯槁。
怀柔首茕独,延访及黎老。
牧羊必除狼,种谷当去草。
凯歌奏大廷,天子长寿考。

白话文翻译:

人们说从军是件坏事,而我却认为从军是好事。
用兵不是为了个人的圣意,而是为了惩罚罪恶,这是天的旨意。
在指挥战争的过程中,运筹帷幄,能够在千里之外取得胜利。
如同雷霆般斩杀蛟龙和鼍虫,雨露滋润清枯的田地。
怀柔的政策对于孤独者来说是首要的,延访民间的老百姓。
牧羊的农夫必须除掉狼,种谷时也要去掉杂草。
凯歌在朝廷上奏响,愿天子长寿安康。

注释:

  • 从军:指参与军队,参加战争。
  • 伐罪:指惩罚罪恶。
  • 运筹中坚:指在战争中进行周密的策划和指挥。
  • 雷霆馘蛟鼍:比喻迅速而果断地消灭敌人。
  • 怀柔:指以柔和的方式待人,进行统治或治理。
  • 凯歌奏大廷:凯歌是胜利的歌,奏响在朝廷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景阳,元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从军诗》系列是刘基为送别友人高则诚南征而作,表达了他对从军的看法和对国家的热爱。此时元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诗中反映了对战争的思考和对国家安宁的期盼。

诗歌鉴赏:

整首诗通过对“从军”的两种观点进行对比,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理解和对于正义的追求。前两句以“人言”引出大众对从军的负面看法,而诗人则以“我言”反驳,表明从军不仅是为了个人的荣耀,而是为了实现天命,惩罚邪恶。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比喻与象征,表现了指挥战争的智慧与勇气。使用“雷霆”与“雨露”的对比,强调了战争与和平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安定的渴望。

整首诗以雄浑的气势和深邃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既有对战争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美好愿景的寄托,充分展示了刘基的才华与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言从军恶:人们普遍认为从军是坏事。
  2. 我言从军好:而我却认为从军是好事,表明作者的立场。
  3. 用兵非圣意:战争不是出于个人的良善或意愿。
  4. 伐罪乃天讨:出征是为了惩罚罪恶,符合天意。
  5. 运筹中坚内:在指挥中心进行周密的计划。
  6. 决胜千里道:在千里之外取得胜利,强调战略的重要性。
  7. 雷霆馘蛟鼍:比喻战斗时果断出击,如同雷霆之势。
  8. 雨露泽枯槁:以雨露滋润干枯的土地,象征和平的到来。
  9. 怀柔首茕独:以和善的方式治理孤独者。
  10. 延访及黎老:与民众沟通,了解他们的状况。
  11. 牧羊必除狼:管理农田时要除掉威胁。
  12. 种谷当去草:种谷时,应去除杂草以确保丰收。
  13. 凯歌奏大廷:胜利的歌声在朝廷上响起。
  14. 天子长寿考:祝愿国君长寿,国家繁荣。

修辞手法:

  • 比喻:“雷霆”与“雨露”的对比,增强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怀柔首茕独,延访及黎老”,工整且有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从军的正面看法,强调战争的正义性和必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安宁与人民幸福的渴望。诗人在反思中展现出一种责任感与使命感,鼓励人们参与到国家建设中来。

意象分析:

  • 雷霆:象征迅速与力量,代表战争的果敢。
  • 雨露:象征和平与滋养,代表对未来的希望。
  • :象征威胁,提醒人们在安定中应保持警惕。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认为从军是( )。 a) 坏事
    b) 好事
    c) 无所谓
    答案: b

  2. 诗中提到“伐罪乃天讨”,意指( )。
    a) 战争是个人的意志
    b) 战争是为了惩罚罪恶
    c) 战争没有意义
    答案: b

  3. “凯歌奏大廷”中的“凯歌”是指( )。
    a) 失败的歌
    b) 胜利的歌
    c) 平和的歌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出塞》:王昌龄的诗作,描绘了边塞的壮丽与从军的豪情。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的作品,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

诗词对比:

  • 《从军行》(王昌龄)与《从军诗》:同样探讨从军的主题,但王昌龄更侧重于诗人的豪情壮志,而刘基则更强调从军的责任与天意。

参考资料:

  1. 《元代文学研究》
  2. 《刘基诗文选》
  3.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以上是对《从军诗五首送高则诚南征 其四》的详细解析和赏析,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玉楼春 比得寒疾用道士养生法治其内郡幕徐天隐遗以 送巨中教授解官 浣溪沙(初春泛舟,时北山积雪盈尺,而水南梅林盛开) 玉楼春(赠孙守公素) 曹使君舍夜饮归步月出城色山色如画作诗一首 浣溪沙(月夜对梅小酌) 点绛唇(月波楼中秋作) 春词 寄曹使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木字旁的字 生字旁的字 画瓦书符 包含缪的成语 包含忖的词语有哪些 屋梁落月 髼髼 井井有条 逆天违理 立刀旁的字 外州 豆字旁的字 玉堂金门 戈字旁的字 切紧 挝耳挠腮 加减乘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