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已亥杂诗 292

《已亥杂诗 292》

时间: 2025-05-01 03:35:18

诗句

八岁梦到矍相国,今日五君来做主。

我欲射侯陈礼容,可惜行装无白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5:18

已亥杂诗 292

原文展示:

八岁梦到矍相国,今日五君来做主。我欲射侯陈礼容,可惜行装无白羽。

白话文翻译:

我在八岁时梦见了矍相国,今天五位君主来做主。我想要射箭射中侯陈礼容的目标,可惜身上没有白色的羽毛。

注释:

  • 矍相国:矍,形容人精神焕发;相国是古代宰相的称谓,代表了权力和地位。
  • 五君:指的是五位有权势的人,可能是当时的权臣或重要人士。
  • 侯陈礼容:侯是指封侯之人,陈礼容可能是一个特定的人物或代表某种理想的目标。
  • 白羽:古代射箭时,箭羽的颜色通常是白色,象征着准确和纯洁。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矍相国”可能与历史上的某位宰相有关,体现了诗人对权力与理想的复杂情感。五君的出现也可能暗示着权力的更替或新的局势的发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龚自珍(1792-1841),清代杰出的诗人和思想家。他主张变革,提倡新学,深受当时社会动荡的影响,以“已亥杂诗”系列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末期,正值社会动荡、政局不稳的历史时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关注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短却意蕴深远,前两句通过“梦”与“今日”的对比,展现出诗人对过往理想的追忆与现实的沉重感。八岁时的梦象征着纯真和对未来的期待,而“今日五君来做主”则暗示着权力的复杂和无奈。后两句则是诗人的自我反省与无力感,想要实现理想却因缺乏条件而无法行动,表现出一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和清晰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令人感受到对理想破灭的深切惋惜和对现实的无奈。尤其是“可惜行装无白羽”,不仅是对物质条件的感叹,更是对自身缺乏实现理想的能力的无奈自嘲,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八岁梦到矍相国:提到童年时的梦想,反映出对理想的向往。
  • 今日五君来做主:现实中权力的掌控者出现,暗示了权力结构的变化。
  • 我欲射侯陈礼容:表达了想要通过箭术实现理想,代表了对理想目标的追求。
  • 可惜行装无白羽:无奈之情的流露,揭示了现实的限制与理想的距离。

修辞手法:

  • 对比:梦与现实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隐喻:白羽象征着理想的实现,缺乏则暗示了无力感。
  • 排比:通过列举不同的情景,展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个人理想破灭的无奈与失望,同时也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思考和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理想与希望。
  • 君主:权力的象征,体现了社会地位的变迁。
  • 白羽:代表实现理想的条件,缺乏则意味着无能为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矍相国”指的是谁?

    • A. 一位宰相
    • B. 诗人的梦想
    • C. 一个历史人物
    • D. 一种象征
  2. “可惜行装无白羽”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现实的无奈
    • B. 对理想的追求
    • C. 对过去的怀念
    • D. 对未来的期待
  3. 五君的出现意味着什么?

    • A. 权力的统一
    • B. 政局的混乱
    • C. 理想的实现
    • D. 社会的变革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但龚自珍更强调个人理想的破灭,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国家的兴亡。

参考资料:

  • 《龚自珍诗文集》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别金三资舫 琵琶亭 偶成 寄怀石甫 即事 寄家书偶怀 月夜过太白楼 闺情 问说 茶山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末结尾的成语 南夏 舌字旁的字 包含捽的词语有哪些 沉吟未决 瓜字旁的字 箸长碗短 独霸一方 惰容 认死扣儿 水字旁的字 捺弮 夭摇 刀字旁的字 自字旁的字 潜精积思 狭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