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8: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8:18
熙春台 其二
作者: 李详 〔宋代〕
帘珠虚明十二栏,
翛然身世尚人间。
怪来拾得无尘句,
放出云屏几叠山。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春日场景。诗人置身于一个装饰华丽的台上,透过珠帘可以看到外面的美景。虽然身在繁华的人间,但诗人却感到心灵的宁静,仿佛与世无争。他偶然写下无尘的诗句,仿佛将这几重山峦的景色都放了出来,展现了心灵的清澈与自然的和谐美。
作者介绍:
李详,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在诗歌方面有较高的造诣,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观与诗人心境的结合,风格清新脱俗,常常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闻名。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相对安定、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在春日的熙春台上,受到自然美景的启发,写下了此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熙春台 其二》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篇,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首句“帘珠虚明十二栏”,描绘了一个装饰华丽、光线明亮的环境,给人以视觉的享受。这里的“十二栏”可能暗指诗人所处的熙春台的壮丽景观,营造出一种华美的氛围。
接下来的“翛然身世尚人间”,则表达了诗人在繁华中保持了一种淡然的心态,不为世俗的纷扰所困扰,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超然态度。在这悠然自得的状态下,诗人意外地“拾得无尘句”,暗示着他在创作中体验到的纯净与宁静,这种无尘的诗句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自身内心宁静的追求。
最后一句“放出云屏几叠山”,将自然景观与诗歌创作完美结合,诗人仿佛将心中的山水通过诗句展现出来,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整首诗在意象上层次分明,情感真挚,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心灵的思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帘珠虚明”指的是什么?
A) 珠帘的装饰
B) 光线的明亮
C) 人的身份
D) 自然的景色
诗中“无尘句”表示什么?
A) 复杂的诗句
B) 纯净的创作
C) 世俗的烦恼
D) 华丽的装饰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展现自然景观?
A) 通过描写
B) 通过叙述
C) 通过音乐
D) 通过对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