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7: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7:11
小庭深。有苍苔老树,风物似山林。
侵户清寒,捎池急雨,时听飞过啼禽。
扫荒径残梅似雪,甚过了人日更多阴。
靥酒人家,试灯天气,相次登临。
犹记旧游亭馆,正垂杨引缕,嫩草抽簪。
罗带同心,泥金半臂,花畔低唱轻斟。
又争信风流一别,念前事空惹恨沈沈。
野服山筇醉赏,不似如今。
小院深邃,长满苍苔的老树,风景宛如山林。
寒气侵入室内,池塘的急雨带来清凉,偶尔听到飞鸟的啼鸣。
扫去荒径上残留的梅花,似乎比人日过后还要阴沉。
在靥酒的人家里,试灯的天气,大家相继登临。
我仍然记得曾经游玩的亭馆,正值垂杨轻拂,嫩草抽出簪子。
罗带缠心,泥金半臂,花丛中轻声唱着,慢慢斟酒。
又何必争论那段风流的离别,怀念往事让人心中愈发沉重。
身着野服,手持山筇,醉赏美景,怎会像如今这般。
王沂孙,宋代词人,字士芳,号沂孙,生于南宋,擅长词作。其词风清新、婉约,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往事的怀念,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此诗作于初春,正值时节交替之际,诗人通过对春景的描绘,表达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感慨。诗中融入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一萼红(初春怀旧)》是一首蕴含深情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春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开篇“小庭深”便引人入胜,浓厚的苍苔和老树勾勒出一种幽静的庭院,似乎时间在这里停滞。随着寒风细雨,诗人将读者带入一种清冷的气息,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情感。
“扫荒径残梅似雪”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残梅,更象征着诗人对往事的追忆。诗中对“靥酒人家”的描写增添了生活的色彩,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对“旧游亭馆”的怀念,展现了对曾经美好时光的向往与追思。
整首诗不仅有春天的生机,也透出一丝惆怅,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感慨与思索。最后的“念前事空惹恨沈沈”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明对过去的无奈和对现实的深深叹息。诗人在自然与人文之间找到了情感的共鸣,使整首诗在清新中又透着一份沉重,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造诣。
小庭深。有苍苔老树,风物似山林。
侵户清寒,捎池急雨,时听飞过啼禽。
扫荒径残梅似雪,甚过了人日更多阴。
靥酒人家,试灯天气,相次登临。
犹记旧游亭馆,正垂杨引缕,嫩草抽簪。
罗带同心,泥金半臂,花畔低唱轻斟。
又争信风流一别,念前事空惹恨沈沈。
野服山筇醉赏,不似如今。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和惆怅,展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诗中提到的“小庭深”指的是:
a. 一个幽静的小庭院
b. 一个热闹的市场
c. 一个繁华的街道
d. 一个古老的庙宇
“靥酒人家”主要表达的是:
a. 诗人在山中醉游
b. 诗人与酒家之间的温馨关系
c. 诗人对酒的依赖
d. 诗人对人情世故的冷漠
“念前事空惹恨沈沈”体现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往事的怀念和痛苦
c. 对现状的满足
d. 对饮酒的乐趣
与王沂孙的《一萼红》相比,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悟,但更多地关注国事和个人命运。王沂孙的作品则更倾向于细腻的情感描写与人际关系的回忆,形成鲜明对比。两者都以春天为背景,但情感基调和主题却大相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