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5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51:22
点绛唇·一幅霜绡
作者: 贺铸 〔宋代〕
一幅霜绡,麝煤熏腻纹丝缕。
掩妆无语。的是销凝处。
薄暮兰桡,漾下苹花渚。
风留住。绿杨归路。
燕子西飞去。
这是一幅霜白的绡帕,带着麝香和煤烟的熏染,沉郁而细腻的纹理。
她掩面无言,正是那销魂的地方。
薄暮时分,兰桡轻轻荡漾在苹花的水域。
微风仿佛停住了,绿杨指向归路。
燕子向西飞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词没有涉及明显的典故,但“燕子飞去”常常象征着离别与流逝,反映出一种伤感情怀。
作者介绍:
贺铸(约1052年—1126年),字方回,号秋水,江苏常州人,南宋词人。他的词风以清丽脱俗著称,尤其注重意境和情感的表达。
创作背景:
《点绛唇·一幅霜绡》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初期,社会动荡,贺铸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贺铸的《点绛唇·一幅霜绡》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美丽而又略带忧伤的场景。开篇“一幅霜绡”便营造出一种清冷、淡雅的氛围,霜色的绡帕象征着一种纯洁而脆弱的美。接着,诗人通过“麝煤熏腻纹丝缕”的描绘,表现出一种温暖而又沉醉的气息,似是为那清冷的白色增添了一抹浓郁的情感。
在“掩妆无语”的描写中,词中女子的无言和凝重,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内心情感,可能是对爱情的思念或对人生的感慨。薄暮时分的“兰桡”轻荡,恰如那轻盈的心情在水面上荡漾,暗示着生活中的宁静与美好。
整首词在描写景物的同时,不断流露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尤其是最后一句“燕子西飞去”,在优美的意境中也隐含了一丝忧伤,仿佛在暗示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无常。贺铸以细腻的情感和精巧的意象,成功地营造出一种美丽而又惆怅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生命中的珍贵与易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流露,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离别的情绪。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霜绡”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纯洁的爱情
B. 脆弱的美
C. 无尽的思念
诗中“燕子西飞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离别与流逝
B. 重逢与希望
C. 平静与安宁
诗中“薄暮兰桡”意指什么?
A. 美好的回忆
B. 生活的宁静
C. 未来的希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贺铸的细腻风格相对,李清照的词作常常蕴含强烈的个人情感,表现出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柔情。两者在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上均有独到之处,但情感表达的侧重点不同,值得深入比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