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杨解元寿萱堂二首

《题杨解元寿萱堂二首》

时间: 2025-04-23 18:02:31

诗句

济济斑衣子,怡怡白发亲。

紫萱偏得地,玉树解留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8:02:31

原文展示:

题杨解元寿萱堂二首 王炎 〔宋代〕 济济斑衣子,怡怡白发亲。 紫萱偏得地,玉树解留春。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众多穿着斑衣的子孙,和蔼可亲的白发长辈。紫色的萱草特别适合这片土地,玉树似乎能留住春天的气息。

注释:

  • 济济:众多的样子。
  • 斑衣子:指穿着斑斓衣服的子孙。
  • 怡怡:和悦的样子。
  • 白发亲:指年老的父母或长辈。
  • 紫萱:一种紫色的萱草,古人常用来象征母亲。
  • 偏得地:特别适合这片土地。
  • 玉树:比喻美好的子孙。
  • 解留春:能够留住春天的气息,比喻子孙的青春和活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这首诗是为杨解元的寿萱堂所作,寿萱堂是用来庆祝母亲寿辰的地方,诗中表达了对母亲长寿和家庭和睦的祝愿。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杨解元的寿萱堂落成时所作,旨在表达对母亲长寿和家庭幸福的祝愿。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众多子孙和白发长辈的和谐场景,以及紫萱和玉树的意象,表达了家庭和睦、长辈长寿的美好愿望。诗中“济济斑衣子,怡怡白发亲”描绘了一幅子孙满堂、长辈和蔼的温馨画面,而“紫萱偏得地,玉树解留春”则通过自然意象,寓意家庭的长久和子孙的青春活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家庭和亲情的赞美和祝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济济斑衣子,怡怡白发亲”:描绘了子孙众多、长辈和蔼的场景,通过“济济”和“怡怡”两个形容词,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2. “紫萱偏得地,玉树解留春”:通过紫萱和玉树的意象,寓意家庭的长久和子孙的青春活力,用“偏得地”和“解留春”表达了这些意象的特殊意义。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玉树”比喻美好的子孙,用“紫萱”象征母亲。
  • 拟人:“玉树解留春”赋予玉树留住春天的能力,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家庭和睦、长辈长寿的美好祝愿,通过描绘子孙和长辈的和谐场景,以及自然意象的运用,表达了深厚的家庭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斑衣子、白发亲、紫萱、玉树。
  • 详细解释:斑衣子象征子孙的繁荣,白发亲象征长辈的和蔼,紫萱象征母亲的长寿,玉树象征子孙的青春和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紫萱”象征什么? A. 母亲 B. 父亲 C. 子孙 D. 春天
  2. “玉树解留春”中的“解留春”是什么意思? A. 留住春天 B. 理解春天 C. 春天的解药 D. 春天的象征
  3.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爱情 B. 友情 C. 家庭和睦 D. 自然美景

答案: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王炎的其他关于家庭和亲情的诗作,以及其他宋代诗人如苏轼、陆游等人的家庭题材诗作。

诗词对比: 可以与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深厚的家庭情感,但孟郊的诗更侧重于母爱的伟大,而王炎的诗则更侧重于家庭的和谐与长寿。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王炎诗集》
  • 《中国古代家庭诗选》

相关查询

摸鱼儿·七夕社集,和邵次公 摸鱼儿 约济武游鹤洲 摸鱼儿 病坐采山亭怀济武 摸鱼儿 酒间答星期四叠前韵 摸鱼儿 济武同诸君过饮倦圃三叠前韵 摸鱼儿·怀古 摸鱼儿 扬州 摸鱼儿 九日会周南翁子溪上 摸鱼儿 梦游海滨,醒后遂不成眠 摸鱼儿 哭君莲二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走之旁的字 无业游民 鼪径 饰物 鱼字旁的字 包含攘的词语有哪些 糸字旁的字 大巢 风字旁的字 爿字旁的字 解兵释甲 集思广益 密函 没眉没眼 娱兽 家狗向里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