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52: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52:37
冕旒亲负扆,卉服尽朝天。
旸谷移初日,金炉出御烟。
芬馨流远近,散漫入貂蝉。
霜仗凝逾白,朱栏映转鲜。
如看浮阙在,稍觉逐风迁。
为沐皇家庆,来瞻羽卫前。
这首诗描绘的是朝廷的盛大场景:
冕旒(皇帝的冠饰)亲自坐在宝座上,朝臣们身着华丽的服装都向天祈祷。初升的太阳照耀着旸谷,金色的香炉中冒出袅袅的烟雾。香气四散,飘散到远近,甚至飘入了貂蝉的耳边。霜白的仪仗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凝重,朱红的栏杆在阳光映照下愈加鲜艳。若隐若现的宫阙宛如浮在云端,稍微感受到风的轻拂。今天是皇家庆典,我特意前来瞻仰羽卫的威风。
作者介绍:郭遵,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描写宫廷和节日活动为主,风格典雅。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盛唐时期,反映了皇家庆典的盛大场面。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华丽的场景,表达对王朝的敬仰与赞美。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唐代盛大朝会的气氛。开头两句“冕旒亲负扆,卉服尽朝天”,直接点明了场景的中心,皇帝庄严地坐在宝座上,各路朝臣则身着华服,向天祈祷,营造出一种庄重的氛围。接下来的“旸谷移初日,金炉出御烟”,则通过自然景象与皇家仪式的结合,表现出一种和谐的美感。
随着香气的四散,诗人巧妙地运用“芬馨流远近,散漫入貂蝉”这一句,进一步升华了诗的意境,似乎暗示着朝廷的繁华与美丽不仅限于眼前,更是延展到更远的地方。随后“霜仗凝逾白,朱栏映转鲜”生动地描绘了仪仗队的威严与华丽,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
最后两句“如看浮阙在,稍觉逐风迁”与“为沐皇家庆,来瞻羽卫前”,则把个人的感受与宏大的场景结合起来,透过浮阙的意象,暗示着对权力与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既有对朝廷的赞美,也流露出诗人对国家繁荣的自豪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如“冕旒亲负扆”与“卉服尽朝天”的对仗,展现了诗人对称美的追求;“如看浮阙在”运用了比喻,将宫殿形象化,使其更具诗意。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朝廷盛典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和稳定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冕旒指的是:
A. 皇帝的冠饰
B. 朝臣的服装
C. 香炉
D. 宫殿
“朱栏映转鲜”中的“朱栏”代表什么?
A. 香炉
B. 观众
C. 红色栏杆
D. 仪仗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