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5:0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5:02:25
睢阳五老会诗
作者:王涣
分曹归政养耆年,
李下何由更正冠。
贤相赋诗同啸傲,
圣君优诏去盘桓。
庞眉老叟俱称寿,
凌雪乔松岂畏寒。
屈指五人齐五福,
乡人须作二疏看。
这首诗描绘了五位老人的聚会。他们分别在政治上归隐,选择安享晚年。李白在这里提到的“李下”暗指他不愿在政治中徘徊,想要脱离官场的束缚。贤良的相国们在此吟诗作对,互相高歌,展现出他们的傲然气质;圣君的优诏也让他们不再留恋于权位。庞眉的老者们都称颂长寿,面对严寒的冬雪,他们如同高耸的松树,毫不畏惧。五位长者齐聚,象征着五福齐全,人们应当为他们的丰功伟绩而感到自豪。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涣(688-742),字季凌,号冥鸿,唐代诗人,擅长律诗和绝句。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复兴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五位老人的聚会,表达了对个人自由与安宁生活的向往。
《睢阳五老会诗》是一首通过五位老人的聚会生动描绘出当时社会风貌和人生态度的诗。诗中不仅有对长者的颂扬,也蕴含了对政治的反思与超脱。王涣以简练的笔触,展现了老年人安享晚年的悠然自得,以及他们在社会中积累的智慧和经历。诗人通过对贤良相国的描绘,表现出对德行的尊重和崇尚,而对李下的提及则暗示了对官场的否定,体现了隐逸文化的深厚根基。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中融入了“凌雪乔松”的自然景象,这不仅象征着老者的坚韧与不屈,也传达出一种高洁的气节。五福的齐聚则更是将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整首诗在意境上既有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也有对自然和谐的向往,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老年人智慧与德行的敬仰,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官场的反思,强调了个人自由与安宁的重要性。通过五位老者的聚会,传递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长寿的祝愿。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李下”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王涣
B. 李白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五福”象征哪些方面的幸福?
A. 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
B. 学识、权力、财富、名声、地位
C. 爱情、友情、亲情、财富、健康
“凌雪乔松”中的“乔松”象征什么?
A. 年轻
B. 高洁与坚韧
C. 财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